本轮债市调整到位了吗?广发基金投顾团队谈最新配置策略建议
自7月17日至7月30日短短10天时间内,中债-30年期国债财富(总值指数下跌了1.56%,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同期沪深300上涨了3.59%。除了部分久期比较短的短债基金和短期理财外,债基和以债券为主的银行理财普遍下跌,颠覆了许多投资者对于“固收产品都是固定收益”的传统印象。近期债市究竟发生了什么?接下来该如何配置?
广发基金投顾团队认为,近期债市下跌的主因比较清晰,即股债跷跷板效应。观察近几日的盘中数据,可以发现债市的收益率曲线与股市走势几乎重合。例如7月24日,随着股市的高歌猛进,上证指数年内**收盘于3600点之上,债市收益率也持续上扬,债券价格下跌。
这种现象的本质是当股市表现亮眼时,容易吸引一些原本配置了比较多债的投资者选择卖出盈利体验不及预期的债券,买入涨幅较大的股票。于是,二者的价格就在同一时间发生了反向变动。此外,机构投资者也可能出现比较**的股债切换行为,例如可以做股债轮动的基金、本来就要做多元配置和各类资产比价的保险公司等。它们的资金体量足够大,也会成为影响资产价格的重要边际力量。
实际上,在今年2-3月份,债市也曾发生过与本轮类似的大回调。据广发基金投顾团队分析,本轮回调与2-3月份回调的相同之处在于,在回调发生前都有一段快速上涨的时期,将债市整体收益率以及各项利差都压缩到了相对极致的位置,积累了较高的拥挤度和**性。同时,股市表现得比较亮眼,发生了明显的“股债跷跷板”效应。
广发基金投顾团队也指出,这一轮回调与此前存在一些不同之处。首先,**政策环境不同。2-3月时,央行为了防范长端收益率过快下行的风险,主动收紧了资金投放,加速了债市的回调。而7月,央行考虑到要呵护基本面发展、配合财政部低息发债、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方面,持续维持资金投放的宽松环境。政策利率**也在年中再降10 bp,理论上来说,债市收益率的**应该下移。
外部因素来看,年初时,美元较为强劲,人民币有**贬值压力,牵制了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7月,随着美国财政的扩张和降息周期的开启,美元发生贬值,人民币汇率压力减弱,央行继续宽松货币的牵制有所减少。
总结来看,当前的债市和2-3月份相比,有一些更有利的部分,包括更低的政策利率、更小的汇率压力、政策面更多的呵护等。但股市的亮眼,对债市表现形成了压制。
对于股市,广发基金投顾团队分析指出,2-3月,推动股市上涨的因素主要是DeepSeek带来的科技类行情,在顺周期行业和经济整体复苏上的预期一般。7月,推动股市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创新药、AI等科技成长型行业的产业突破,也有“反内卷”给顺周期行业带来的行情机会,热点更加丰富。
当前,上证指数在3600点附近盘整,投资者应该如何配置?广发基金投顾团队认为,对于已经持有债基的投资者而言,在风险承受能力适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买入部分股票型基金,配合已有的债基,形成固收 策略。具体的配置比例可取决于自身已经持有的债券类资产的久期。久期越长,则可多配置股票类资产,在“股债跷跷板”效应中尽量抵消债的跌幅;若久期短,配置的股票类资产可以相对少一点。拉长时间来看,中长期纯债基金的波动和回撤通常都比短债基金更高。
具体而言,广发基金投顾团队建议,如果投资者持有的长债较多,可以考虑配置5-10%比例的权益类基金;如果持有的短债较多,则可以考虑配置2-5%比例的权益基金。在这样的多元配置下,整体账户的回撤控制可能会比单一仓位更好。对于权益基金的配置方向,从大逻辑上看,当前市场交投情绪比较活跃,且机器人、AI、创新药等科技成长的产业经常有不小的突破——这指向的是,高科技行业可能成为未来行情的重要“旗手”。总体来说,目前更偏向结构性行情,即市场的某个局部行业在大涨,但宽基指数上涨不多,踩中市场的热点方向很重要。如果投资者缺少关注市场的时间和精力,不妨考虑关注广发基金的投顾组合,广发基金投顾团队的研究覆盖了A股、A债、美股、美债、黄金等大类资产,致力于投资者你提供“从投到顾”的全方位服务,努力让大家拥有更轻松的投资体验。
风险提示:广发基金本着勤勉尽责、诚实守信、投资者利益优先的原则开展基金投顾业务,但并不保证各投顾组合**盈利,也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参与基金投顾业务,存在本金亏损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基金投顾业务项下各投资组合策略的业绩仅代表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的业绩表现,为其他投资者创造的收益也不构成业务表现的保证。因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存在因基金投顾机构的试点**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投资前请认真阅读投顾协议、策略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充分了解投顾业务详情及风险特征,选择适合自身的组合策略,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