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出台 以“真金白银”促消费

  财经8月13日讯 8月12日,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同日财政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三部门联合发布《个人消费**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通过财政和金融的联动,支持促消费、扩内需。

  两项**贴息政策发布之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快速响应,发布关于落实**贴息政策工作的公告。业内专家表示,通过财政贴息,一方面将直接**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提高居**用金融杠杆扩大消费、改善生活的意愿和能力;一方面**消费领域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支持和鼓励经营主体保持生产经营持续性,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8月13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财政部认真贯彻落实党**、**院的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个人消费**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两项贴息政策,目的就是要通过进一步强化财政和金融协同,撬动更多信贷资金精准投向消费领域,**居民和经营主体的信贷成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通过提振消费畅通经济循环。

  两项**贴息政策出台

  2025年3月,****办公厅、**院办公厅公开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带动作用,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贴息”。为落实党**、**院决策部署,财政部牵头制定了服务业经营主体**贴息政策和个人消费**贴息政策,于7月31日经**院第6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财政贴息政策为**主体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个人消费**贴息政策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财政**对个人消费**进行贴息。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经办机构可通过**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领域消费。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贴息标准来看,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符合条件的实际用于消费的个人消费**本金计算,且**不超过**合同利率的50%,**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合同利率需要符合相应利率自律约定。

  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经办机构可享受的**个人消费**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其中在一家**经办机构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对个人消费**财政贴息,是充分发挥财政和金融的联动协同作用,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对稳定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在直接**个人消费**成本的同时,有助于扩大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的消费**需求,并且**居民**成本的过程中没有增大银行业净息差下行压力,从而更好的稳定银行业经营,让银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更好发挥。”邮储银行研究员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到。

  就服务业经营主体**贴息政策来看,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享受贴息政策:一是由经办银行向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二是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公开发布之日(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合同且相关**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三是**资金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贴息标准为,对于经办银行向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财政部门按照**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单户享受贴息的**规模**可达100万元。

  记者注意到,两项政策的经办机构有所不同。个人消费**贴息的经办机构包括三类,分别为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性股份制商业银行、5家其他个人消费**发放机构。**财政给予贴息的服务业经营主体**经办银行为21家**性银行,包括**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这两项政策到期后,我们还会开展效果评估,研究视情延长政策的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和调整**经办机构的范围。”廖岷在8月13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称。

  多家银行快速响应、有序推进

  值得关注的是,两项**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发布之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广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快速响应,发布落实**贴息工作的公告。

  工商银行公告显示,为落实党**、**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居民消费信贷成本,该行依据相关要求,正在依法依规、积极有序推进财政贴息工作。

  邮储银行公告提到,为深入贯彻党**、**院决策部署,**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更好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该行正积极组织开展个人消费**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贴息政策落地实施工作,扎实推动政策传导落地。

  农业银行关于服务业经营主体**贴息工作的公告提到,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符合上述通知要求的餐饮住宿、健康、养老等8类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于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与该行签订**合同,并获取的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的**,进行贴息支持。

  建设银行公告显示,该行积极响应并严格执行《关于印发<个人消费**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财金〔2025〕80号,有序开展个人消费**贴息相关工作。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上述通知要求的客户进行贴息。此外,农业银行、**银行、广发银行、浙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公告也提到,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实施贴息。

  与此同时,多家银行在公告中提示,办理上述**贴息不收取**服务费用,请广大客户谨防各种形式的**,保障财产和信息安全。具体办理渠道、操作指引等实施细则后续将通过官网、营业网点、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公布。

  招联**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对居民而言,申请个人消费**要到正规金融机构办理,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到贴息政策红利;要基于个人和家庭的消费需求和实际需要申请消费**,量力而行、合理适度。经营主体要确保将**资金用于开展合规经营活动,居民申请消费**应用于合理消费,不得违规用于投资理财等用途。

  “金融机构应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将**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增强商业可持续性。同时,利用金融科技工具完善风控模型和算法,根据消费者职业、收入、负债、信用状况等准确判断还款能力,提升风险防控有效性;进一步加强对**用途和资金流向的管控,确保相关**不被挪用,贴息资金不被套取。”董希淼称。

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