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联动 “双贴息”发力促消费扩内需

  财经8月13日讯 近日,财政部联合商务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发布了《个人消费**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贴息政策实施方案》,通过财政和金融的联动,支持促消费、扩内需。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13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对居民个人消费**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实施贴息政策,这是**层面**实施。有媒体称之为消费**领域的又一次“国补”。

  据悉,与以往补贴政策主要支持投资端和供给端不同,这次**财政会同相关部门,从消费的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发力,力求实实在在地惠及千家万户。

  其中,个人消费**贴息政策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贴息对象为,居民使用的相关**经办机构个人消费**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领域消费,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大体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利率水平的1/3,政策实施期为1年。

  “支持范围既包括商品消费,也包括服务消费,这符合我国居民目前消费的**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廖岷说。

  从消费结构看,我国目前服务消费具有较大增长潜力,为了释放这一潜力,需要有更高品质的供给,因此有关部门同步实施了服务业经营主体**的贴息政策。

  服务业经营主体**贴息政策的贴息对象,是向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银行**,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主要消费服务领域。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可以贴息1年,上述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单户享受贴息的**规模**是100万元,单户享受贴息**1万元。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分析师杨畅表示,在“以旧换新”政策对商品消费已经形成明显拉动的背景下,财政政策进一步聚焦服务消费,有望对支撑整体消费发挥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直接财政补贴相比,此次“双贴息”的特点是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发力,来发挥公共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真正的消费领域。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认为,财政与货币协同一方面有助于**化政策效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拓宽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边界与空间,比如贴息政策可以在不**银行资产收益率保持银行息差的情况下定向支持特定领域。

  “如果按照1%的贴息比例,意味着1块钱的贴息资金,有可能带动100块钱的**资金用于居民消费,或者是消费领域服务业的供给,所以这是一个公共资金和金融工具的结合产生的撬动效应。”廖岷在前述国新办发布会上做了个测算。

  廖岷表示,这两项贴息政策是财政金融协同支持提振消费的又一次创新探索。同时,两项贴息政策可以和正在实施的消费者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形成“组合拳”,让人民群众在消费过程中得到“国补”更多的实惠。

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