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稻田中报盈喜 全渠道生态打开市场新增量
财经8月19日讯 进入企业财报季,食品企业陆续发布半年度成绩单,整体表现以“增长”为核心关键词,有的注重渠道变革,有的则聚焦创新。其中,十月稻田(09676凭借在家庭食品赛道上的持续创新和深度运营实现强势增长,又一次交出亮眼业绩答卷。
十月稻田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盈利预告显示,预期集团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不低于约2.8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经调整净利润约1.49亿元增长不少于90%。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正值十月稻田调整品牌战略,自今年起,其已实现从“厨房主食企业”到“家庭食品行业创新者”的**升级。这意味着十月稻田已突破厨房主食赛道,成功探索出业绩增长新曲线。
战略升级显效,十月稻田中报盈喜
根据公司盈利预告,十月稻田业绩持续高速增长得益于其在家庭食品赛道上的持续创新及深度运营、敏锐洞察消费趋势、优化产品结构,同时叠加与优质销售渠道的深度合作。目前,其产品类别覆盖预包装大米、玉米、杂粮、豆类及干货产品等,并成功运营十月稻田、柴火大院和福享人家等多个成熟品牌。
根据可比数据,过去一年,其营收主力大米业务依旧保持稳健增长,大米收入达40.14亿元,占总收入的69.9%,较上一年增长4.8%,其中,稻香米、长粒香大米等中高端产品收入占比提升,同时调整低毛利米种的比例,综合导致大米产品收入增长。
与此同时,十月稻田玉米产品收入以523.2%增幅发展成为增长新引擎。根据财报,2024年玉米产品收入为8.15亿元,占总收入的 14.2%,成绩背后是品牌对消费场景的精准挖掘与产业链的深度布局。
一方面,十月稻田精准洞察健康饮食需求,跳出主食品类限制,将玉米打造为轻食化、零食化的健康快消品,推出了玉米棒、玉米段、玉米粒等多形态产品,满足消费者“**无负担”的需求,将玉米的消费场景从家庭餐桌延伸至健身房、写字楼和露营地。此外,还推出烧烤、麻辣等风味玉米系列,以及手抓饼等产品,洞察年轻人情绪及多样化需求,实现从产品服务到场景服务的创新。
另一方面,爆品背后的依托是品牌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公司联合创始人王兵曾称,“没有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前端营销很难铺开;供应链完善,才能进行渠道的**布局和营销的精准打击”。截至目前,十月稻田已在沈阳新民、黑龙江五常、通河、吉林松原、内蒙古敖汉、广西南宁等粮食主产区建立6个生产基地,保证粮食成熟后可以**时间采购、储存和生产。
保证自身过硬的同时,十月稻田还对销售渠道及营销布局进行持续优化。除了与京东、拼多多、天猫超市等40余家主流电商平台合作,十月稻田入驻永辉超市、大润发等近百家商超,加码布局山姆、胖东来等高势能渠道,构建起全渠道销售网络。
切入即时零售,抓住万亿市场新机遇
社交媒体平台上有用户表示:“平常经常买十月稻田的大米和玉米,现在可以在小象超市下单,半个小时就能收到货,很方便!”
当下,即时零售作为销售渠道创新,在扩大消费中的作用逐渐显现。业内人士指出,即时零售平台,一是重构消费场景,解决突发需求;二是激活全域会员,有效提升复购率;三是盘活实体网络,**直营门店与加盟商体系接入,同步升级为“前置仓”,**履约成本、开拓近场零售市场。
从当下如火如荼的即时零售大战中不难看出,其品类从生鲜拓展到了全品类,大米、杂粮等高频高复购的快消品增幅明显。据了解,十月稻田早在多年前就已布局前置仓业务,完成对小象超市、朴朴超市、叮咚买菜等平台的深入布局,精准洞察城市消费“**一公里”的痛点,凭借前瞻性渠道战略,抢占即时零售市场先机。
如今,十月稻田紧跟时代风口,加码布局京东、美团、淘宝以及商超线上渠道,实现即时闪送,有效解决年轻人“一人食”的快捷需求,让消费者想得起,买得到,送得快,打造全渠道生态。由此可见,十月稻田正以“供应链优势 全渠道合作 场景化营销”为核心,实现**运营与品牌增长。
对于十月稻田的表现,市场也给予了正向反馈。据悉,品牌于今年再获弗若斯特沙利文三项认证,分别是:累计服务1.4亿**家庭用户、连续六年东北大米**销量**、连续两年玉米品类**销量**,标志着其获得了消费者和行业的双重认可。
如今定位“家庭食品创新品牌”的十月稻田,还在不断创新突破,不仅进行年轻化IP联名,还以玉米为载体接连亮相ChinaJoy展会、马拉松赛事等,与新生代“交朋友”。同时进行更多品类创新,开拓了如黄油手抓饼、沙拉汁等细分领域,构建起“主食 休食 调味”的多元化品类矩阵。
十月稻田正重新定义家庭食品行业的增长逻辑,期待其持续为**家庭送上“**味香香香”的国民好味道,在家庭食品领域保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