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总裁高飞寄语青年人才:向下扎根汲取力量,向内而生修炼品格,向外破壁开拓未来
8月16日,蒙牛集团“未来** 青春绽放”青年人才集训在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圆满落幕。蒙牛集团总裁高飞携高管团队及行业专家,与青年人才齐聚“蒙牛梦开始的地方”,共同完成为期五天的沉浸式学习与交流。
青年人才是推动蒙牛“一体两翼”战略落地的重要引擎。作为乳业**队,蒙牛始终以战略高度系统构建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内外并举,不断选拔和培养拔尖青年人才。基于蒙牛二十六年的成长智慧与人才培育经验,高飞在集训中正式提出“3×3”成长密码,为青年人才的职业发展与个人成长指明方向——
用功三方向:向下扎根、向内而生、向外破壁
“2017年,我们赴德国西门子学习工业4.0,但并未止步于模仿。回国后,我们结合自身业务深入思考、整合资源,**建成蒙牛宁夏工厂。” 高飞以蒙牛宁夏工厂建设为例,阐释“用功三方向”的实践意义。
2024年,蒙牛宁夏工厂成为**乳业**“灯塔工厂”,也是全球**得到认证的液态奶“灯塔工厂”,实现“三个一百”的**成效——100名员工,创造100万吨年产能,实现100亿元年产值,成为蒙牛数智化转型和打造全球智能制造新高地的标志性成果。
这一成就,正是向下扎根汲取营养,向内而生强化创新,向外破壁对接全球的生动体现。
高飞强调,“向内”是反求诸己,将经验与教训转化为人生财富;“向外”是突破认知边界,保持好奇、包容多元、快速迭代;“向下”则是深入一线、贴近市场,“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策”,践行“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务实作风。
成长三坚持:下笨功夫、**言弃、正直诚信
回顾蒙牛二十六载发展史,高飞表示,“天生要强,与自己较劲”的企业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一代蒙牛人心中。面对困难,蒙牛人始终坚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坚决“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乌兰布和是**第八大沙漠。曾经,这里漫天黄沙,浩浩荡荡。当地牧民说,“乌兰布和”在蒙语里的意思是“红色的公牛”,这里连草都活不了,何况是牛?
自2009年开始,蒙牛携手多方力量向这头狂野难驯的公牛发起挑战,在漫长的坚守与耕耘中,累计种植9800万棵沙生植物,绿化沙漠面积超 220 平方公里,终于将这片令人生畏的“生命禁区”改造成为蕴含**生机的“沙漠绿洲”,并孕育出“特仑苏沙漠有机”明星品牌。
高飞指出,特仑苏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长期坚守品质、创新与诚信的必然。真正的成长,离不开脚踏实地、坚韧不拔与守住底线——这正是“成长三坚持”的核心要义。
成就三窄门:持续学习、知行合一、专注极致
随着跨领域、多学科交叉对乳业发展提出新要求,科技与创新已成为推动行业向新质生产力跃迁的关键。作为乳业**队,蒙牛始终瞄准全球乳业前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专利布局,在运动营养、益生菌、关键原料、合成生物、特医营养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推动全要素创新。
对此,高飞强调:“**科研若不能转化,就如同被锁进抽屉,我们现在做产学研一体化,就是为了通过科技创新和科研**企业转型,来应对乳业长周期的挑战。”
应对短期挑战,坚定长期战略定力,不但“想到”,还要“悟到”,最关键的是要“做到”,才能将知识转化为价值。
高飞特别指出,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企业持续**的关键在于“学习速度要快于竞争对手”,“年轻人从职场新人到独当一面,做成事、成大事,这一路走来绝非坦途,需要穿越三座窄门,只有持续学习、知行合一、专注极致,坚持长期主义,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才有价值。”
“聚精会神搞牛奶,一心一意做雪糕”——今天,虽然蒙牛已经拓展出许多新业务板块,但这句蒙牛创业时期的格言,仍闪烁着专注与极致的光芒,没有过时。
四位一体,为“天生要强”注入青春动能
青年人才是蒙牛创新发展的引擎,也是“天生要强”精神的实践者。多年来,蒙牛始终将青年人才视为最宝贵的财富,搭建起“青训营”内部提升、“星PLUS”“未来星”“星动力”外部引进的“四位一体”人才梯队体系,覆盖从博士精英、管理潜力股到技术新秀的全层次青年才俊。
这一立体化培养体系,既彰显蒙牛“求贤若渴”的重才之心,更体现其“不惜重金育人才”的战略决心。未来,蒙牛将持续深耕校园招聘和内部培养,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才是**资源”的理念,构筑人才优势壁垒,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集训**,高飞借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之问——“我的事业是什么?我的事业将是什么?我的事业终究是什么?”勉励全体青年人才:向下扎根汲取力量,向内而生修炼品格,向外破壁开拓未来,与蒙牛一同奔赴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