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央行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服务高质量发展

  **人民银行近日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认真落实党**、**院决策部署,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报告》不仅是第二季度**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汇总,更是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成绩单”与“路线图”。

  《报告》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进行阐述。其中特别提到,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

  货币政策**施力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人民银行坚决贯彻党**、**院决策部署,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5月宣布了一揽子三大类共10项货币政策措施,1个月内**落地实施,有效提振信心、稳定预期,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报告》总结了货币政策从以下角度多方面精准施策。

  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5月**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并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充分满足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健**场化的利率调控框架,5月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个人住房公积金**利率0.25个百分点,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带动存**利率下行。

  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5月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额度3000亿元,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加力支持提振消费、科技创新等**内需领域,落实好存续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好汇率对宏观经济、**收支的调节功能,综合施策,促进预期平稳,在复杂形势下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加强风险防范化解。稳妥有序化解**领域金融风险,持续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过去十年间,信贷投向结构发生深刻演变。

  《报告》显示,主要驱动因素由重资产行业向高质量发展领域升级换挡,新增**结构已由2016年的房地产、基建**占比超过60%,转变为目前的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占比约70%。

  当前,我国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报告》指出,近年来,**人民银行持续引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对经济结构调整的适配性,特别是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及支持扩大内需等要求,把更多信贷资源投向国民经济重大战略、**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从多个维度看,信贷结构都在不断优化。

  从新增**投向看,新动能和内需领域的**保持较快增速。具体来说:

  科技金融为科技创新提供更高质量的信贷支持,科技**多年来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2025年6月,科技**同比增长12.5%,比同期本外币**增速高5.8个百分点。

  绿色金融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支持,绿色**余额由2019年末的9.9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36.6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

  普惠金融量增面扩,2018年末以来普惠小微**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2024年末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为6099万户,大约是2018年末的3倍。

  此外,养老产业、数字经济产业**增速均持续高于****增速。

  据了解,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持续抓好《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落实,着力提升重大战略、**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融资可得性和金融产品服务供需适配度。加强宏观信贷政策指导,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工具牵引带动作用,做好债券市场“科技板”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强科技金融产品服务创新。规范和丰富环境权益抵质押等绿色金融产品,加强融资对接和环境信息共享,健全绿色金融服务美丽**建设工作机制。稳步推进养老金融体系建设,强化养老产业融资支持,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体系。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人民银行近日召开的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谈及防范化解**领域金融风险。会议提出,将持续做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化债工作,有序推进**地区和机构风险处置,进一步加强风险监测评估和宏观审慎管理。

  此次《报告》显示,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人民银行完善金融稳定风险监测评估体系,推动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早处置”。通过央行金融机构评级、压力测试、重大事项报告、风险监测预警等工具开展银行业风险监测。综合运用股票质押融资压力测试、公募基金流动性压力测试、金融市场压力指数等工具,及时关注资本市场异常波动和外部冲击风险。加强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监测和评估。

  同时,**人民银行持续推动金融领域**深化改革,筑牢更加**有效的金融安**。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落实业务分类分账改革要求,引导其强化职能定位,厘清业务边界,进一步优化**支持领域与产品体系。支持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债券,支持国有大型银行补充核心**资本。保障存款保险机制平稳运行,有效发挥存款保险防范挤兑、差别费率、早期纠正、风险处置等核心功能。

  《报告》提出,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工作之一。具体来说:探索拓展**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提高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能力,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宏观审慎管理,依托附加资本和杠杆率、恢复和处置计划、压力测试等监管工具,进一步做实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加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跨境危机管理合作,稳步拓宽附加监管覆盖范围至非银领域。持续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防控体系,加强从宏观视角对金融稳定总体形势的分析。平稳有序推动**领域金融风险处置,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存款保险专业化金融风险处置和早期纠正职能。严格履行央行****人职责,加强金融稳定再**监督管理。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