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发布2025年半年报,资质护城河 AI赋能构建竞争壁垒
8月22日晚,华大基因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31亿元,归母净利润577.82万元。
单季度来看,公司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60亿元;归母净利润5847.33万元,同比增长908.64%;扣非净利润3280.89万元,同比扭亏。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持续进行产品创新升级,并通过精益管理优化运营效能,强化成本管控,已初见成效。
在医疗健康行业寒冬中,华大基因的战略定力也愈发凸显。为巩固和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华大基因一直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为2.56亿元,占营收比重达15.70%,持续高位投入夯实技术底座。同时公司加强资质申报投入,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获得**药监局批准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和备案凭证253项,境外医疗器械资质387项,为产品出海筑牢护城河。
得益于对技术深耕与资质建设的长期坚持,华大基因在逆势中依然能够精准把握市场脉搏,在技术研发环节强化前瞻性战略布局,加大对符合市场需求导向的新产品研发和并购的投入力度,结合临床试点经验,加快多组学产品的技术升级和应用迭代。
上半年,生育健康领域,公司发布了1200 种单基因遗传病携带者筛查本地化解决方案;肿瘤及慢病防控领域,公司发布多款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检测产品,心血管防控方向的同型半胱氨酸营养代谢产品(质谱法获批;感染防控领域,公司发布了PTseq™分枝杆菌靶向高通量测序试剂盒、PTseq™ plus病原微生物靶向高通量测序试剂盒及本地化方案,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
在人工智能方面,公司通过自研AI解读工具、构建医学数据库,正式推出AI 智能分析解读平台BGI OmicsOne,目前该平台已上线NIFTY&全因、CNV-seq产品;公司陆续发布了系列SIRO高通量基因检测AI 本地化解决方案,目前已覆盖生育、肿瘤、感染等业务的医学检测项目。
此外,上半年公司数据资产入表金额稳步增长;公司加强基因数据价值转化探索,发布了**首款基因数据产品“遗传性肿瘤变异知识库”与“肿瘤体细胞变异与**知识库”,填补了**肿瘤精准诊疗数据产品空白,打造基于真实世界基因大数据的医疗知识库范例,率先在深圳数据交易所平台上市。
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凭借不断迭代的创新能力与产品升级,公司将**的基因科技转化为可复制的海外解决方案,正加速驶向全球市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与泰国公共卫生部的合作,共同推动无创产前检测(NIPT纳入政府医保报销范畴。与此同时,在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公司通过参与政府项目、拓展商业合作、深化科研协作等多元化模式,**助力当地地中海贫血筛查工作的推进。
展望下半年,公司将保持既定节奏,推进产品端稳步迭代,夯实资质体系,同时把成熟方案批量复制到海外更多**,让技术真正落地,从而将进一步拓宽收入边界、增厚盈利安全垫,在全球精准医学浪潮中逆势前行。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