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以人为本 人才兴行 杭州银行促人才培养助企业发展

  近年来,杭州银行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兴行,通过持续打造"奋斗者家园"文化、创新组织技能大赛等载体、推进为基层减负等多项组合拳,构建起员工与企业双向赋能、共同成长的生态体系,增强员工的获得感归属感,激发企业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企业文化:杭州银行发展的精神底色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而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营造一种归属感强烈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感受到成长有路径、奋斗有价值、贡献有回报。

  技能大赛作为杭州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已经超越了传统竞赛的范畴,成为连接员工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纽带。在这里,比赛不再是单纯的技能比拼,而是员工展示才华、实现梦想的舞台,是企业发现人才、培养骨干的摇篮,更是杭州银行"金融为民、金融惠民"服务理念的生动体现。

  以赛促学:构建全员成长生态系统

  仅2024年,杭州银行就举办8场技能大赛大赛,吸引了全行逾2.5万人次参与,覆盖了从前台业务到中台风控,再到后台支撑的全业务链条。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杭州银行对"以赛促学"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创新实践。与传统的单向度培训不同,杭州银行的技能大赛构建了一个动态的、全员参与的成长生态系统:

  ​内容升级:每年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调整赛点,确保竞赛内容与业务发展同频共振。科创金融行业分析大赛已连办七届,每年的赛点都随市场切换;内控合规大赛聚焦全员主动合规,应知应会知识点通关率逐年提升。

  ​形式创新:引入移动端、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将全员培训、工作坊、战训营等嵌入竞赛流程。合规、外汇展业大赛运用本行APP设置闯关答题,全行员工参与率达97%;运营、网络安全大赛组织行内外专家对入围选手"一对一"培训,赋能作用明显。

  ​实战导向:菁英理财师大赛将技能与劳动竞赛合一,实战环节取得3个月**财富产品销售新增200亿元的显著成果;智慧金融建模大赛交付了涉及各专业领域的64件模型作品,直接服务于业务发展。

  这种"学中赛、赛中学"的模式,打破了传统培训的局限,让员工在实战中提升能力,在竞争中激发潜能,真正实现了"​以赛带训、交流促学、产能转化​"的良性循环。

  杭州银行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技能大赛这种形式,为员工搭建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在这里,每一位有梦想、有能力的员工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

  成长可见:从"工"到"匠"的职业发展路径

  在杭州银行的“奋斗者家园文化”中,员工的成长有着清晰的路径和可见的成果。技能大赛不仅是一时的竞赛,更是员工职业发展的加速器,助力员工实现由"工"到"匠"的华丽蜕变。

  近年来,通过赛事历练,一大批技能人才和条线佼佼者脱颖而出:在**创新大赛信创赛道总决赛中荣获科技创新奖;在"数据要素×"大赛**总决赛中获得金融服务赛道**第二名;在**金融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技术创新应用金奖"和"精英牵头人";在**杰出财富管理师大赛中荣获**名;在浙江省银行业保险业网络攻防大赛中荣获个人第三名。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杭州银行为员工打造的立体化成长通道。凭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的优异成绩,杭州银行有2名员工获评浙江金蓝领,3名员工获评省级金融五一劳动奖章,1名员工获评杭州工匠,1名员工获评杭州工匠提名奖。

  更为重要的是,杭州银行建立了短中长期相结合的荣誉创争体系,将技能竞赛涌现的**员工纳入工匠人才库,具备条件的争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目前,全行有5个工作室被授予杭州市级和系统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其中劳模胡飞华领衔的数字金融创新发展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在杭州银行,你的每一分努力都会被看见,每一分成长都会被记录。"一位连续三年参加技能大赛的员工感慨道,"这里不**竞争,更有互助;不**压力,更有支持。技能大赛让我找到了职业发展的方向,也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双向赋能: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生态闭环

  杭州银行的技能大赛之所以能够成为"金名片",关键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员工与企业双向赋能的生态闭环。在这个闭环中,员工的成长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又为员工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从数据上看,这种双向赋能的成效显著:2024年末,全行总资产达2.1万亿元,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资产、效益两个翻番;近五年累计实缴各类税金336亿元;资本回报率、资产质量、风险抵补能力、效益增速均居42家上市银行**水平;连年荣获支持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单位一等奖、支持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等次等荣誉。在"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中,全行两级工会联动,组织助企活动130多场,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00多个,3个案例获评金融系统助企行十大典型案例。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技能大赛培养出的一批批业务骨干和行业能手。杭州银行的"1355"培养体系,将这种双向赋能的理念系统化、制度化:一个理念:"大人才观",通过提升员工能力、释放员工潜力、实现员工价值,筑牢"人才兴行"的根基;三个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通过典型**、名师带徒等形式,厚植金融文化;五个关键字:"育、培、宣、用、爱",加快骨干培育、打造人才高地;五大行动​:素质提升、培优进阶、示范**、金融为民、关爱守护行动,贯通技能竞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打造、助企行专项行动等载体。

  文化铸魂:金融为民的使命担当

  杭州银行的技能大赛和企业文化建设,**指向的是"金融为民"的使命担当。在这里,员工的成长不仅关乎个人职业发展,更关乎服务实体经济、惠民便民的金融初心。

  通过技能大赛培养出的人才,将专业能力转化为服务客户的实际行动:理财师大赛的获奖者组成"财富管理专家团",走进社区为居民提供理财咨询;网络安全大赛的优胜者参与开发了多款金融**产品,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科创金融分析大赛的佼佼者为科技型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种从"赛场"到"市场"的转化,体现了杭州银行"专业致胜,服务为本​"的文化内核。技能大赛不仅是内部人才培养的平台,更是杭州银行践行社会责任、展现金融担当的窗口。

  去年,杭州银行"乘数AI动"数据应用大赛积极响应全行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致力于推进数业融合;风险管理大赛细分三个赛道,剖析真实案例为基层提供借鉴模板,提升全行风险防控能力。这些举措无不彰显着杭州银行作为一家负责任的金融机构的使命与担当。"金融的本质是服务,服务的核心是人才。"杭州银行相关人士表示,"我们通过技能大赛培养人才,**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服务社会。这是杭州银行家园文化的深层意义,也是我们作为金融国企的责任所在。"

  未来已来。站在新的起点上,杭州银行将继续深化奋斗者家园文化建设,以企业文化升级为抓手,推动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这里,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故事,将不断续写新的篇章。

翻译

搜索

复制

申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