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瑞信基金周崟:力争捕捉多重收益 FOF战略配置需量体裁衣
证券时报记者 余世鹏
随着市场行情持续升温,公募FOF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工银瑞信基金FOF投资部基金经理周崟近日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资产风险对冲是FOF捕捉多重收益的重要来源。其中,战略配置获得的系统性贝塔收益,是组合收益的主要来源,应根据不同资金性质来量体裁衣。战术资产配置则应着眼于中短期,力争通过高配看多资产,获取阿尔法收益。在接下来的结构性机会中,可关注科技 制造特征的成长板块。
多资产风险对冲
是收益重要来源
周崟是一名有着逾12年从业经验的金融老将。在2014年加入工银瑞信基金之前,在中银基金等买方机构从事公募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工作,在这些工作经历中,逐渐形成完整的资产配置和基金精选方**。
截至目前,周崟共管理6只FOF产品,既有偏债FOF,也有偏股和养老FOF。据基金二季报统计,周崟管理的6只FOF今年以来均取得了不错回报,工银睿智进取一年A今年以来取得了14.88%的回报,近一年实现了31.62%的净值增长率。根据基金二季报数据,工银睿智进取一年逾九成仓位持有基金资产,包括港股通互联网、创新药、芯片、红利低波、黄金、纳指等ETF。二季报显示,该基金穿透后看,权益仓位处于中性水平,结构上较分散,偏向成长类基金、**场型基金、黄金及黄金股基金、港股基金、QDII基金等。
这种持仓风格是周崟投资思路的映射。在周崟看来,多资产风险对冲是捕捉多重收益的重要来源,要关注代表性强、流动性好的指数基金和追求长期超额收益稳定、投资风格稳定的主动管理基金。“我一般采用主观与量化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宏观经济分析判断经济周期状态,通过系统性多视角的行业比较方法进行行业配置,在科学分类、定量结合定性的方式下,完成**场基金分类筛选。”周崟说。
战略资产配置
应做到量体裁衣
多资产配置为何会带来多类型收益?周崟认为,这需要一套从战略贯穿到战术的资产配置理念。
战略资产配置是组合投资的首要环节。周崟表示,通过对各类资产风险收益特征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合组合投资目标和风险政策,制定出各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才能形成组合投资的锚。战略配置获得的系统性贝塔收益,是组合收益的主要来源。即使没有战术择时及基金精选阿尔法收益,执行战略配置或许也能实现组合的投资目标。
“战略资产配置应着眼于中长期,是一种解决方案,根据不同资金性质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做到量体裁衣。”周崟表示,战略资产配置执行过程中应增加对当前宏观状态的识别,尤其是通过通胀等宏观经济指标、长短期利率等市场指标,判断**、全球所处经济周期,再进一步判断当下环境占优资产,以此提高对各大类资产配置比例的置信度,辅助实现系统性贝塔收益目标。
为实现这些目的,周崟认为,制定战略资产配置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权益偏好原则。短期内,权益如何表现不确定,但期限拉长以后,**程度上权益表现较好。二是分散化原则。尽可能地扩大投资范围,在高收益资产内部做好分散化。
新一轮改革有望重塑A股生态
展望后市,从宏观层面看,周崟认为,**库存周期和全球半导体周期或见底回升,可能提升风险偏好,以新“国九条”为代表的新一轮资本市场结构性改革,有望长期重塑A股生态。此外,全球利率下行以及较有韧性的经济增长,叠加人工智能带来的成本节省和生产效率提升,有望推动企业盈利改善,从而实现可观的回报。
周崟表示,从宏观驱动因素、股债评分表、货币信用视角、相对估值视角方面看,大类资产层面不妨考虑标配**股票、标配**债券,同时尽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分散风险。
**方面,周崟表示,接下来权益资产以结构性机会为主,中期或取决于政策加码和盈利回升,政策支持力度可能决定盈利修复幅度。结构上,供需改善及政策利好板块有望受益。
从中期维度看,考虑到地缘政治局势和产业发展趋势,供给受限板块或更具弹性,周崟认为,可关注科技 制造特征的成长板块,数字经济主线更值得关注。同时在利率长期下行背景下,高股息策略有望持续受益。周崟还说到,战略上继续重视港股投资机会,AI科技产业仍是投资主线,以恒生科技为代表的指数有望从估值抬升步入盈利兑现阶段。
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