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贸区定位(福建自贸区发展)
经济日报-**经济网北京9月4日讯(记者宋雅静)福建自贸试验区2015年4月挂牌成立5年以来,大胆试、大胆闯形成了一批独具福建特色、对台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成果,基本实现了总体方案和深化方案确定的发展目标,建立了与**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发挥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
在9月3日的“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福建自贸区云座谈会上,经济日报-**经济网记者获悉,福建自贸区累计推出16批446项创新举措,****占40.6%。有40项创新举措作为改革试点经验被**复制推广或评为“**实践案例”,制度创新走在**前列。一些**性的“福建经验”推动了**根本性的制度变革。
在金融开放创新工作方面,蓝皮书认为,福建自贸区从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拓展金融服务功能、推动两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试三方面推进。以深化两岸金融合作为主线,服务实体经济为主旨,突出特点,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风险可控,稳妥有序组织金融开放创新工作,形成了众多****的金融改革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如今,在福州自贸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改革遍地开花,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持续提**率。以企业**关注的“获得用电”为例,福州自贸片区依托智慧办电平台,围绕企业办电三个核心环节,通过推广“先导式办电服务”“供电方案辅助编制”“竣工检验云服务”等服务,推进办电进一步提速,实现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平均接电时间压缩至50天、6天以内。
放眼整个福州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产业都保持着这种加速前行的冲劲。据介绍,福州自贸片区挂牌以来,积极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支撑平台,扶强培优跨境电商产业链。目前,区内已设立跨境电商进口监管仓4个、出口监管仓1个,入驻下游企业40余家,与**大型电商平台协议设立的有“拼多多**专属活动仓”、京东**“京东保税协同仓”等。2021年,福州自贸片区跨境电商进口量占**的90%以上,出口量占65%以上。
挂牌当天,福州海关关长吴幼毅为**前来办理注册手续的企业颁发证书
政府治理水平大幅提升。自贸试验区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了与市场规则相适应的服务型政府。简政放权领域,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来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甚至是“乘法”。政务服务领域,利用“互联网 政务”,实施“一窗办”、“网上办”、“马上办”等举措,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监管领域,强化底线思维,加快构建新型监管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升监管水平,让监管从简单粗放向精准**转变,从多头监管向综合监管转变。
福建自贸区范围118.04平方公里,涵盖平潭、厦门和福州3个片区。其中平潭片区**建设两岸共同家园和**旅游岛,在投资贸易和资金人员往来方面实施更加自由便利的措施;厦门片区**建设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东南**航运**、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和两岸贸易**;福州片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和地区交流合作重要平台、两岸服务贸易与金融创新合作示范区。
沿海近台优势充分发挥。首先是突出对台,深化产业合作,50多个领域率先对台开放,引进一批**性台资项目。**四成的新增台资企业、合同台资选择落户在自贸试验区。利用两岸产业的互补性,推动电子信息、光学仪器、精密机械等产业联动发展。拉紧对台贸易纽带,持续创新通关合作模式,开展申报信息互换,试行查验结果互认,实施货物快速放行,福建已经成为台湾商品输大陆最便捷通道。深化两岸金融合作,实施台资企业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政策试点,目前这个试点已扩大到**。通过开通台胞台企征信查询、发放“金融信用证书”“麒麟卡”等途径,向台胞台企提供**、担保、授信等金融服务,满足台胞台企在大陆创业、就业对资金的需求。便利台胞生活,率先实施卡式台胞证、台湾居民入境免签注等政策,台胞“足不出岛”即可办证。三个片区都设立了台胞台企“一站式”服务平台,台胞参加社保、购房、购票等享受同等待遇。开展职业**比对工作,现已完成134大项(268小项)**职业**标准比对,**直接采认台湾居民20个工种职业**、52项台湾职业职称,实现台胞到大陆就业的无缝对接。其次是突出海丝,不断拓展与沿线**和地区的开放合作,在丝路投资、丝路贸易、丝路电商等领域,结出了**的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打造中欧班列和“丝路海运”两个品牌,把海丝与陆丝紧密连接起来,为构建东西互济、内外相联的开放新格局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