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

如何识别出“有潜力”的基金?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18日,**场共有11690只公募基金,其中非货币基金11320只,而公开上市的股票总数只有5365只。从这一数据来看,普通投资者选基金的难度可能已经不亚于选股票。

  投资者都希望能买到预期收益率不错的基金,但事实证明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尽管从历史表现来看,股票型基金的长期平均年化收益率一般能达到10%-20%,但可能很多人不**能从中选出**的基金、获得匹配的收益。

  如何识别出“有潜力”的基金?可能很难有标准答案,但至少有一些分析与鉴别基金的技巧,能够帮投资者提高选中**基金的机会。

  长期来看,主动型基金整体占优

  在《投资中最常犯的错》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美国一篇研究论文中的一个观点:通过分析美国共同基金的主动管理份额与获取α(超额收益)能力的关系图显示,从长期来看,表现**的是那些主动份额**的基金。

  在**市场也是如此吗?主动权益基金和被动权益基金,究竟谁更胜一筹?

  我们用Wind偏股基金指数作为主动权益基金的代表,用沪深300指数作为被动权益基金的代表,对比它们近20年的业绩表现,结果如图所示:

主动权益基金VS被动权益基金长期业绩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为2004/3/15-2024/3/15。

  从上述结果可以发现:长期来看,主动权益基金相对被动权益基金整体处于优势地位。

  不过,《投资中最常犯的错》这本书也提到,主动权益基金并非在**时期都会跑赢被动管理型基金,在市场风格分化程度较大的环境下,主动管理型基金的优势体现得更为明显。

  既然在长期视角下,主动权益基金是获得超额收益的更好选择,那么,市场上如此多的主动权益基金,究竟如何筛选出那些相对**、适合长期持有的基金呢?

  一般而言,常用的选基金指标有:历史业绩、**回撤、收益风险比等等,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在衡量历史业绩时尽量选择更长管理周期的基金,一般至少3-5年,因为从A股市场过往表现来看,3-5年是一个周期,以确保基金经理有适应各种市场风格、穿越牛熊的能力;收益之外,要想“拿得住”基金,还需要尽量选择波动相对较小的基金,**回撤、夏普比率等都是能反映基金的风险控制能力的指标,可以作为参考。

  还有一些辅助性指标值得投资者关注:比如,是否获得专业基金评价机构授予的奖项或评级。一般而言,这类机构所提供的相关评价,具有独立性和公正性,其评价结果在市场中具有较高影响力。根据**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规定,目前可以从事基金评级业务的机构共有7家:1)基金研究机构:晨星资讯、天相投顾、济安金信;2)券商基金研究部门:银河证券招商证券、上海证券海通证券。此外,**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晨星资讯、济安金信可以从事基金评奖业务。再比如,在经过极端行情后,基金业绩的修复能力、复苏速度等,也是投资者关注的**。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投资者更关心一只基金**表现出的结果,但其实支持一只基金良好运作背后的基金公司更为重要。

  选择靠谱的基金公司

  为什么选择靠谱的基金公司对于挑选主动基金如此重要?

  因为只有把投资者利益放在**位的公司,才会在管理规模上不会盲目扩张、在产品品质上有所要求、在投研策略与体系上注重有效性与持续性,从而更好地保障基金收益的良性增长。而且,一家靠谱的基金公司,是投研团队良性发展的土壤,既能以良好的企业文化支持投资团队**地沟通、获得更充分的信息,提高投资效率,又能以合理的考核机制支持基金经理与研究员进行深度配合,为长期、可持续的超额收益“保驾护航”。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品牌美誉度是比管理规模排名更重要的衡量标准。并非是管理规模越大的基金公司,其品牌美誉度更高,一些小而美的基金公司也可以拥有不错的品牌力。《投资中最常犯的错》这本书建议:“投资者可以从小型精品基金里面去搜寻,找出那些有动机追求更高收益率的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满足这一条件的通常是那些将大量个人财富投资于自己基金的基金经理,或者基金经理和其他员工持有大量股份的基金公司。”

  品牌之外,持续有效的策略体系、**的投研团队,也是基金能获得长期稳定收益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