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百科

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 报名工作规定(二)

四、报名办法

(一) 报考方式

高考报名前,各地招生考试机构须提前在高考报名系统中审 定辖区内各高中阶段学校、报名点代码,并在系统中设定报名点 与考生号对应规则。考生属性与考试科目之间关系说明见附1。 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组织考生自行上网填报高考报名信息或在 报名点(中学)集中填报。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录取且2023年 进入高职阶段学习学生的确认工作由所属高职院校负责。

初三配图59.jpg

(二) 考生报名基本流程

1 .考生注册。考生应先进入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系统(网址 为:https://pg.eeagd.edu.cn/ks),凭姓名、证件号注册考生账号, 设置密码,并绑定手机号。

2.报名**初核。报名前,考生应事先准备符合我省报考资 格的相关证明材料(含身份证、户口簿、学籍学历等材料),在 所在中学或到县(市、区)招生办公室进行报名**初核。考生 类型与所需报名材料清单见附2。应届**生可由所在学校事先 核准考生报考条件和材料,到报名点集体办理报考手续。往届毕 业生、社会人员须持报名材料到市县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 办理报考手续。经初核符合我省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由报名点 派发考生号。考生须提供真实的报名材料(含加分和优先录取资 格材料),如发现有弄虚作假情况的,将纳入诚信体系严肃处理。

1.网上报名。凭个人证件号码或注册时填报的手机号码和 注册时设置的密码登录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考生须认真阅读报考须知,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 诺书》(见附3),并按系统指引,录入本人的基本信息(含普通高 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考科目在内的报考信息、联系方式、个人简 历、家庭情况等),上传身份证、户口簿等身份证明材料(其中 身份证号44开头的广东户籍考生如经报名系统核查户籍信息验 证通过的,无需上传),采集和上传相片,并交纳报考费。上传 的报名材料支持JPG/PNG/PDF文件格式,大小不超过2M,其 中身份证要求上传正反两面、户口簿要求上传首页、户主页、父 /母亲或监护人页、考生本人页,考生可提前准备好电子文档, 方便报名时上传。

2.确认报名。网上报名完成后,考生还须在规定时间内持二 代(或三代)身份证、户口簿、学籍学历等证明材料到市县招生 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办理确认报名手续。确认报名手续包括确认报名**、校对和核准报考信息等。具体报名办法按《广东省 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实施细则》(见附4)进行。

(三)考生号编排规则

我省高考考生号采用10位编制,其中**、二位为地市码; 第三、四位为县区码;第五位为考生属性码,“1”代表普通类(物 理),“2”代表普通类(历史),“3”代表体育类,“4”代表艺术类, “6”代表单考单招类,“8”代表“退役士兵”类,“9”代表“3 证书” 类;第六至十位为流水号,其中第六位为“9”的是随迁子女考生。 每个考生只能有一个高考考生号。

保送、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职教师资、残障(单 招)、高水平运动队(单招)、高职自主招生、高职三二分段、依 学考成绩录取、五年一贯制、消防救援(单招)属于单考单招类 型,不参加夏季高考统考,采用考生属性为“6”的考生号报名。 单考单招类考生如需参加统考或兼报其他科类考试,应使用相应 属性的考生号报名。

五、特殊考生报名材料办理与审核

(一)户籍从外省迁入我省的考生

户籍从外省迁入我省的考生,高考报名前,应届**生须提 前办理《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考报名应届**生学籍户籍审核 表》(见附5,简称《学籍户籍审核表》);往届**生须提前办 理《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考报名往届**生报名**审核表》 (见附6,简称《报名**审核表》)。《学籍户籍审核表》和《报名**审核表》经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审核,签署意见为 “材料已核,同意报名高考”的,才能在我省正常报考,并填报本 专科批次院校志愿;签署意见为“**报高职院校”的,只能填报 高职(专科)批次院校志愿。仅报考高职院校的中职学校**生 (含五年一贯制、高职三二分段、“3 证书”专科批次、高职自主 招生)无需填写《学籍户籍审核表》和《报名**审核表》。《学 籍户籍审核表》和《报名**审核表》办理流程如下:

1 .考生办理流程。考生注册成功后,在网上填写并打印《学 籍户籍审核表》或《报名**审核表》后,应届**生连同身份 证、户口簿等材料提交所在中学集体办理《学籍户籍审核表》; 往届生携带身份证、户口簿、高中阶段学校**证到户籍所在县 (市、区)招生办办理《报名**审核表》。

2.中学审核。应届**生所在中学负责《学籍户籍审核表》 内容的初核工作,包括核对《学籍户籍审核表》信息与相关证件 信息是否一致,学籍和实际就读情况是否属实等。审核完成后, 需有中学校长签名,并盖学校公章后,提交县(市、区)招生办 公室审核。

3.县区招办审核。县(市、区)招生办公室负责根据考生提 交的报考证明材料,审核《学籍户籍审核表》和《报名**审核 表》,给出“材料已核,同意报名高考”或“**报高职院校”或“不 同意在我省高考报名”的审核意见并签名盖章。各地应充分利用 学籍、户籍数据进行核验,审核结果在高考报名系统上提交,并及时告知考生。

(二)随迁子女考生

随迁子女考生在高考报名前应提前办理《广东省进城务工人 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审核表》(见附7,简称《随迁子女资 格审核表》)。办理流程如下:

1 .考生提交材料。考生填写《随迁子女**审核表》,并提 交本人身份证、户口簿、父母居住证、父母社保(含养老保险和 医疗保险)缴费证明等材料给所在中学进行**初核。

2.中学初核。中学负责对《随迁子女**审核表》进行初核。 初核主要包括考生所填信息是否真实准确,是否符合我省随迁子 女报考条件。经初核,符合报考条件的,根据各市县制定的随迁 子女高考报名具体工作流程,报相关职能部门审核。不符合我省 报名条件的随迁子女,所在中学应及早做好解释和学生分流工 作,引导学生尽早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报名。尤其是艺术类、 体育类、中职类等特殊类型考生,因考试时间较早,一旦错过当 地高考报名将无法安排考试。

3.职能部门审核。各市县根据本地随迁子女审核工作流程充 分利用数据联审等方式,对随迁子女考生报名**进行审核,办 理《随迁子女**审核表》盖章等。审核结果应尽早告知考生。

4.考生录入信息。审核通过的随迁子女考生应在网上预报名 后,通过高考报名系统输入《随迁子女**审核表》相关信息。 并在报名确认时,连同身份证、户口簿等报名材料到报名点办理 报名确认手续。

(三)残疾人考生

残疾人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应在高考报名系统上填写相应的 残疾信息。根据《教育部**残联关于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17〕4号) 规定,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考生可以申请在普通高考中佩戴助听 器、使用光学放大镜、使用大字号试卷、延长考试时间、免除英 语听说考试等合理便利。办理流程如下:

1 .考生申请。残疾人考生凭本人身份证、二代残疾人证,填 写《残疾人报考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考合理便利申请表》(见附 8)在高考报名时向报名点提出正式的申请,并按当地安排,由 专家组进行现场确认和评估。无残疾人证考生不能申请合理便 利。肢体残疾申请延长考试时间的考生,应在申请表中说明考生 肢体残疾的具体情况,是否影响书写,必要时可附医院诊断报告。

2.市县审核评估。市县招生考试机构联合残联、卫生等相关 部门专业人员组成专家组,对考生的申请材料和残疾情况进行现 场评估,形成《残疾人报考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考合理便利专 家评估表》(见附9)。

3.结果告知。各市汇总所有考生申请表和评估表,填写《残 疾考生参加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考申请合理便利汇总表》(见附 10),于2022年11月25日前上报省教育考试院(考试招生一处)。 省教育考试院将联合省残联、医疗专家进行复核,**审核结果由省教育考试院发文通知。

(四)“3 证书”考生

“3 证书”考试的报考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含职业高中、中 专、**中专、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应往届**生(包括退 役士兵、西藏新疆内职班应届**生)。应届**生持中等职业 学校应届**证明报考,入学时由录取高校审核**证原件,无 中等职业学校**证的学生,不予报到和注册。往届**生持毕 业证书报名。

“3 证书”考生报名时须获得相应职业技能证书,种类包括教 育部考试**颁发的英语或计算机**考试证书,省教育考试院 颁发的“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考试证书”(简称 专业技能课程证书),人社部门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机构(各级职 业技能鉴定指导**)组考和颁发的部分职业**证书,卫生行 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护士执业**考试成绩合格证明或护士执业证 书,“1 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技能**证书。退役士兵凭退役证 可以报考。

已取得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考试**)颁发的英语或计算机 **考试证书和省教育考试院颁发的专业技能课程证书的考生, 高考报名时,系统会自动关联证书信息;未自动关联的其他证书, 由考生据实填写证书信息,录取前将核查是否属实。未取得证书, 但已报名参加2023年1月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专业技能课程 证书考试的考生,可先报名,并在春季高考填报志愿前取得证书, 方可参加“3 证书”考试的填报志愿和投档录取。获得专业技能课 程证书,但未能通过高考报名系统核验的考生,需于填报志愿前 携带本人身份证、证书原件、复印件到地市招生办办理证书确认 手续。退役士兵持身份证和退役证办理相关手续。

持人社部门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机构(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 **)组考和颁发的部分职业**证书(证书名称可参见2023年 普通高校招收中职**生考试招生工作的有关文件)和卫生行政 主管部门颁发的护士执业**考试成绩合格证明或护士执业证书 的考生,报考时须如实填写证书名称、证书号码等信息,并上传 证书图片。考生须对填写证书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招生院校在录 取、入学时须对职业**证书进行核验。职业**证书不符合招 生专业要求或未能通过核验的考生作退档或退学处理。建档时, 中等职业学校**证和职业技能证书的复印件须放入档案。

已获得“1 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技能**证书(下称职业技 能**证书)的考生,报名时,系统会自动关联考生职业技能等 级证书信息;若系统未能关联到考生的职业技能**证书信息, 考生可在系统中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证书电子版等证明材料。 尚未获得职业技能**证书,但在2023年3月1日前可获得职 业技能**证书的考生,还须在我省2023年春季高考志愿填报 前联系报名点或所在地市、县区招办补充相关证书信息。我省 2023年春季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另文通知。报名完成后,省招办 将统一核查考生所填报的职业技能**证书信息。

(五)体育艺术类(含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书法类、 舞蹈类、广播电视编导类、播音与主持类、艺术校考类,下同) 考生体育艺术类文化课考试科目和普通类文化课考试科目一致。 其中,**科目物理或历史均可。

艺术类专业术科考试分为省统考和校考。省统考由广东省教 育考试院组织,采取**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面试 评分)的形式,分为音乐类、美术类、书法类、舞蹈类、广播电 视编导类及播音与主持类六个统考类别,艺术类考生只能选择其 中一种,不得兼报;其中,音乐类考生在音乐类(音乐学)专业 统考、音乐类(音乐表演-声乐)专业统考、音乐类(音乐表演・ 器乐)专业统考三个统考类别选择填报并允许兼报;播音与主持 类考生在播音与主持类(普通话)专业统考、播音与主持类(粤 语)专业统考两个统考类别选择填报并允许兼报。校考由招生院 校组织。

体育、艺术类考生报名时,需认真了解体育、艺术类专业考 试招生的相关政策,具体内容详见《关于印发广东省2023年普 通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招生报名及考试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 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办法的通知》。

六、考试费

考生必须按规定交纳考试费。考生在网上报名时按照物价主 管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在网上交纳文化科考试费。艺术类和体育 类术科统考考试费与高考文化科考试费一同交纳,实行网上交 费。

七、考生信息采集

考生信息是考生考试、填报志愿、投档录取、入学报到、电 子注册、学籍管理、学历**理的重要依据。考生信息错漏可 能导致考生无**常考试、无法填报志愿、无法在教育部备案, **时无法获得**证书等各种问题。考生信息采集应坚持基础 身份特征信息用设备和程序采集,人工填报信息应采用交叉核 对,重复校验的方式确保信息准确性。考生对所填报考信息的准 确性负责。

(一) 采集范围

参加高考报名的各类考生均需按要求采集考生信息。

(二) 基础信息采集

考生基本身份特征信息使用电子设备程序统一采集。考生身 份证信息统一采用身份证阅读器采集,考生相片和人脸特征信息 数据通过省普通高考报名系统和省教育考试院官微小程序采集。 其他考生信息由考生登录高考报名系统录入。考生姓名中无法输 入的生僻字使用支持国标大字符集(GBK)的输入法输入,确实 找不到的生僻字用大写拼音字母代替,并在报名确认时向报名点 (中学)申请备案正确姓名。

(三) 信息采集要求

1.各县(市、区)招生办公室要确保辖区内各报名点在报名工作开始前配置好身份证阅读器,并认真组织系统测试和操作培 训。考生报名及现场确认流程见附15。

2.对网上报名阶段无**常采集并上传相片的考生,工作人 员须现场核查考生与身份证信息是否一致,并现场审核或重新采 集相片。

3.考生信息采集完成后,报名点应打印出《广东省2023年 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考生报名表》给考生核对确认,确认无误 后签名,并由报名点工作人员收回放入档案内。

4.报名结束后,报名点须将姓名中有生僻字而无法录入系统 的考生姓名、考生号造册连同考生身份证复印件上报,由地级市 招生考试机构汇总后统一上报省教育考试院(信息处)。并按要 求完成考生**核验、数据核准、统计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