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关注孕期用药安全 避免不良妊娠结局
9月12日是我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预防出生缺陷,守护生命起点健康”。旨在引导适龄人群了解出生缺陷**预防策略,学习掌握和正确运用防治知识,促进科学健康孕育;医疗机构规范提供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防治服务,努力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立足生命起点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什么是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通常包括结构**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基因组异常、单基因病、器官功能异常,如盲、聋和智力障碍等。据统计,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与世界中等收入**水平接近,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约90万例,是影响我国出生人口素质和群体健康水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高度重视出生缺陷防治:启动**预防体系
预防出生缺陷是落实《“健康**2030”规划纲要》,深入实施健康**行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相关单位启动了多项预防出生缺陷的**项目,并建立了完善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预防需要把好婚前、孕前关口,通过健康教育、婚前保健、孕前健康检查等服务,让出生缺陷尽可能不发生;二级预防通过提供全方位孕产期保健服务,加强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知情干预,进一步减少严重致死致残出生缺陷;**预防是在出生后尽早对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通过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和早康复,尽可能减少出生缺陷导致的婴幼儿死亡和先天残疾。
**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联
妊娠**安全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难题之一,孕妇身体状况与胎儿**息息相关,母体****可能会对妊娠结局产生一系列不可逆的不良影响,如出生缺陷、流产、死胎等。
近日,全球顶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关于一项DEBC(母体**暴**生队列研究结果显示:约30.70%的孕妇(34690例在妊娠早期服用过一种或多种**;妊娠早期最常使用的**为地屈孕酮和**,**率分别为11.97%和10.82%;**的**率为10.82%,其中****凝胶的**时间最长,达到58.9天,但是**的**并未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妊娠早期地屈孕酮**者的死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出生缺陷风险均显著高于非**者。研究显示地屈孕酮会增加27%死产风险,13%出生缺陷风险,8%早产风险,22%低体重风险。
很多准妈妈在产检或就诊时可能会听医生说过:“你孕酮有点低,需要补点孕**。”或者是孕期出现**血性分泌物的时候,医生也会开孕**并嘱咐回家卧床保胎。这里所说的孕酮又称**、黄体**,属于孕**。在受精卵着床后,减少妊娠子宫的兴奋性,对子宫起到****作用,并给胎儿的早期生长**提供支持保障。导致孕酮低的原因有很多,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补充孕**进行保胎,常用的就是**和地屈孕酮。
**和地屈孕酮都是孕**类**,它们在功能和应用上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是一种天然的孕**,也被称为孕酮或黄体**,主要由**内的黄体分泌,具有保护子宫内膜、支持胎儿早期生长及**的作用,也可用于**由**缺失引发的疾病,如痛经、女性妊娠、先兆流产、绝经等。**有三种给药途径,分别是口服给药、肌肉注射给药、**给药;而地屈孕酮属于人工合成孕**,无雌**、雄**、合成代谢和皮质**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由于内源性孕酮不足引起的各种疾病,如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性**、月经周期不规则、孕**缺乏所致先兆性流产或习惯性流产、黄体不足所致**症等,主要通过口服给药。
妊娠期谨慎**,必要时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合理**
孕期产检不仅能够保障母婴安全,还能监测胎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在孕期注意避免随意使**物,特别是对胎儿有潜在风险的**。如果必须**,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遵循医嘱调整**剂量和**方案。在使**物时也应注意观察**副作用的发生情况。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所使用的**种类和剂量,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