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稳定增长 支撑经济转型升级——解读8月金融数据
**人民银行13日发布了8月金融统计数据,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利率处于历史低位,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如何看待8月金融数据变化?信贷资金主要流向了哪些领域?
当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8月末,我国人民币**余额252.02万亿元,同比增长8.5%;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8.56万亿元,同比增长8.1%;广义货币(M2余额305.05万亿元,同比增长6.3%。
**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近期M2余额增速较为平稳,8月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两项指标余额增速都在8%以上。在结构转型加快推进的背景下,金融数据在高基数上仍保持平稳增长,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固。
**民生银行**经济学家温彬认为,8月新增**约9000亿元,同比有所回落,但从前8个月整体投放来看,**增长保持基本稳定,票据融资渠道的支持力度在持续加大。
数据显示,8月票据融资延续了7月的增长态势,前8个月票据融资增加7597亿元。记者了解到,随着票据利率下行,中小企业票据融资的成本相应**,激发了票据融资需求,8月末银行表内已贴现票据达13.9万亿元,是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渠道。
信贷资金流向了哪里?数据显示,前8个月,我国企(事业单位**增加11.97万亿元,企业仍是新增**的大头。其中中长期**增加8.7万亿元,占比超七成。
**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信贷资源更多流向重大战略、**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经济结构加快优化。
数据显示,8月末,制造业中长期**余额13.69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余额同比增长13.4%;科技型中小企业**余额3.09万亿元,同比增长21.2%;专精特新企业**余额4.18万亿元,同比增长14.4%;普惠小微**余额32.21万亿元,同比增长16%。这些**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增速。
中信证券**经济学家明明表示,现在**需求指数和**增速同向下降,表明信贷增长从供给侧约束转向了需求侧约束。金融机构项目储备代表信贷投放的空间和后劲,下一步银行应深挖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新动能领域的**需求,加大项目储备。
今年以来,社融规模增长平稳,其中债券融资相关数据表现突出,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多元化的支持。
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企业债券净融资1.78万亿元,同比多2031亿元。1月至7月,**企业累计发债8.4万亿元,同比增加5748亿元。7月,**A级、** 级、**级企业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分别为2.18%、2.44%和2.65%,为企业提供了低成本的融资支持。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支持企业拓宽多元融资渠道,推动绿色债券、科创类企业债券规模持续增长。加快制定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方案以及数字金融、养老金融政策,形成“1 N”的政策体系,出台更多激励政策和工具,更加**地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8月份利率在低位水平继续下行。**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8月份,新发放企业**加权平均利率为3.57%,比上月低8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28个基点;新发放普惠小微**利率为4.48%,比上月低8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34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利率为3.35%,比上月低5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78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
“企业和居民**利率下降有利于减轻经营主体的利息负担,释放消费和投资潜力。”温彬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利率水平保持在历史低位,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稳固。
**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人民银行将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加大调控力度,着手推出一些增量政策举措。持续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需求,促进产业升级,支持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