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气象经济蓝皮书发布:气象服务已覆盖国民经济70余行业
财经11月7日讯(记者 畅帅帅11月7日,首部“气象经济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在**气象局举行。**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熊绍员在会上表示,随着现代经济发展,气象资源和气象服务已经越来越展露其作为重要、基础性生产要素的经济属性,目前气象服务已覆盖国民经济70余个行业。
气象与经济的关联历史悠久,自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以来,几乎所有的活动都与气象有着密切关联。尤其在现代社会,这种联系更为紧密。从基本生存到康养保健、从农业到生态、从环境到旅游、从能源到交通、从数据资源到科技进步,气象因素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如何系统阐述、分析和量化这些变化与结果,尚存在诸多空白。
**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熊绍员强调,气象部门始终坚持服务为立业之本,坚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目前气象服务已覆盖国民经济70余个行业。随着现代经济发展,气象资源和气象服务已经越来越展露其作为重要、基础性生产要素的经济属性。
“蓝皮书集中系统梳理盘点了气象经济内涵结构、气象资源底数、气象经济实践和案例应用,为全社会系统了解气象资源和气象工作的经济学意义打开了一扇门,具有开创意义。”熊绍员指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冀祥德表示,气象与经济的关联由来已久,人类所有的活动都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气象不仅对传统的农业、交通、能源等行业有着深刻影响,在新兴的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等领域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气象经济蓝皮书”作为社科文献“皮书”矩阵的新成员,不仅为我们**审视**气象经济发展路径提供了新视角与启发性思路,更丰富了皮书系列在产业经济研究领域的成果,进一步彰显了皮书系列在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方面的独特价值。
**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指出,气象经济涵盖与气象领域相关的各类经济活动,是气象与经济关系的总和,包括气象与经济相互影响、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部分。伴随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的依赖日益增强,应聚焦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气象价值评估、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产业发展、气象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等前沿领域深入研究,推动气象事业更主动地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以优质气象服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气象数据作为一种资源,在公共事业、气象业务、相关领域应用和商业气象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显著。”**气象信息**正**工程师余予博士指出,发挥气象数据资源应用效益,发展气象新质生产力,急需不断丰富数据资源,加快完善标准体系,健全数据共享机制,探索数据估值模式,推动全社会气象数据资源融合应用,深入实现气象数据资源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据悉,蓝皮书由协会组织,俱时(北京气象技术研究院牵头,**院参事室当代绿色经济研究**、**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气象信息**、**气象科学研究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院等30余家单位参与,汇集了行业内外专家、学著的智慧发现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