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银行(中国)个人业务“改嫁”,外资行为何频频调整在华业务
又一家外资银行调整在华业务布局。2月24日,大华银行(**发布通知,将在华个人业务转让至富邦华一银行,预计本次转让于2025年三季度完成。此前苏格兰皇家银行、德意志银行、花旗等外资银行已对在华个人业务作出调整,将战略**转向跨境金融、企业银行、高端财富管理等高附加值领域,加速从“全牌照”向“精专化”业务布局转型。
大华银行转让在华个人业务
又有一家外资银行在华个人业务将迎来易主,2月24日,大华银行(**发布了《有关大华银行**个人业务调整的重要通知》,基于战略性业务调整需要,大华银行(**已与富邦华一银行签署协议,将向其转让该行的个人业务,范围涵盖个人客户持有的账户、存款、**和相关财富管理产品,预计本次转让将于2025年三季度完成。
该行提到,在本次转让过程中,大华银行(**将与富邦华一银行紧密沟通与合作,全力协助客户在转让过程中的各类产品与服务需求,并保护客户账户及资金安全。
据了解,大华银行总部位于新加坡,并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及越南设立了全资法人银行,在全球拥有约500间分行及办事处,分布在亚太、欧洲与北美的19个**和地区。自1984年在北京开设了**间办事处以来,大华银行(**目前已在**的主要城市拥有十余家分支机构。
谈及本次转让个人业务的考量,该行表示,自2018年开始,积极推动战略转型专注于深化**—东盟业务,扩大本地战略合作,同时逐步精简个人业务,以发挥该行互联互通的业务优势提升业务效率,更好地满足企业跨境业务需求。这一业务调整也是该行业务转型的重要决策。
承接大华银行(**个人业务的富邦华一银行,其前身华一银行是**由海峡两岸共同出资组建的商业银行,于1997年3月20日在上海成立。2014年富邦金控及台北富邦银行正式取得华一银行80%股权,随后更名为富邦华一银行,并于2016年成为富邦金控全资子公司。富邦华一银行是大陆**全牌照运营的台资银行,已在**13个城市共开设了24家营业网点,另有杭州分行已获批准筹建。
招联**研究员董希淼指出,此次转让是一种市场化的行为,反映出了不同的银行战略定位、对**市场的定位和布局的不同。对于大华银行(**而言,个人银行业务的调整主要源于其自身经营诉求,退出相关业务有助于其自身压降经营成本,聚焦重要业务。大华银行和富邦华一银行的“一进一退”,正是**性银行基于自身战略对业务进行调整的体现,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富邦华一银行收购大华银行(**个人银行业务,表明该行对**内地个人银行业务市场和业务持乐观态度。
布局转向“精专化”
外资银行调整在华业务,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从战略层面看,聚焦核心业务与顺应集团全球战略,促使银行重新审视在华布局,有的银行向跨境业务倾斜,有的配合全球重组而收缩战线。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本土银行在网点布局、客户资源积累以及对本土市场深入了解等方面具备天然优势。相比之下,外资银行在零售业务拓展上,因线下网点不足、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因此,收缩零售业务规模,转而投向更具优势的领域,如跨境金融服务、高端财富管理以及对公专业金融服务也势在必行。
早在2013年,苏格兰皇家银行、德意志银行先后关闭了在华的零售业务;2016年,澳新集团宣布将**大陆、**香港、**台湾和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零售和私人银行业务出售给星展银行。2023年10月9日,花旗也曾宣布将其**内地的个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包括个人客户持有的账户、存款和相关理财产品出售给汇丰**。2024年6月11日,花旗宣布已完成向汇丰出售和转移其**内地的个人零售财富管理业务,更加专注于企业和机构客户业务。
花旗**相关负责人彼时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花旗将持续投入**的企业和机构客户业务,包括在**寻求设立一家独资证券公司和独资期货公司,不断完善和增强产品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加**的金融服务。可以看出,这些在华财富管理市场的“接力赛”是外资银行新的尝试,也将成为走好**“本土化”发展路径的“试验田”。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现阶段,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正经历深度战略调整,业务布局正从“全牌照”向“精专化”转型,也预示着**金融开放步入高质量纵深发展阶段。以花旗银行、大华银行的相关案例看,外资机构逐步收缩在华零售战线,转而聚焦跨境金融、企业银行、高端财富管理等高附加值领域以及碳金融、虚拟资产托管等前沿领域,更好地发挥其全球资源协调优势,与**金融机构进行差异化竞争,重塑其在华发展的价值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