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进本土化合作 外资车企深耕中国市场
3月17日,大众汽车集团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双方在德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确定一汽-大众新车型规划,进一步丰富一汽-大众的商品阵容。自2026年起,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和捷达品牌将推出11款为**市场量身定制的新车型,涵盖纯电动、插混、增程式及燃油动力,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90%。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下,**市场已成为外资车企的“必争之地”。面对本土品牌的强势崛起和消费需求的快速迭代,以大众汽车集团、宝马集团为代表的外资车企正通过深化与**企业的技术及生态合作,重塑竞争力,力图遏制市场份额下滑的颓势。
**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林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价格战加剧、市场份额争夺白热化的背景下,外资车企的策略已从单一的产品导入升级为技术、生态与商业模式的全维度融合。大众与一汽的车型矩阵革新、宝马与华为的智能化破局,不仅为行业提供跨国协作的**,更揭示了一个趋势:唯有深度融入**产业链,才能在智能化电动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深度布局**市场
大众汽车集团负责**区业务的管理董事、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兼**执行官贝瑞德表示:“大众汽车集团正进一步拓展一汽-大众的产品阵容,在覆盖所有动力类型的同时,**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动及增程式车型,满足**客户不断升级的需求。凭借本土研发实力,大众汽车集团将为新产品提供技术赋能,打造先进的智能网联汽车矩阵。”
据了解,大众汽车品牌已**明确了至2030年的产品路线图:2025年,大众汽车集团(**将**迈入战略成果的交付阶段。2026年起,大众汽车集团将**释放战略转型潜能,步入在**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的可持续增长新阶段;2025至2027年间,大众汽车集团在华将推出约40款全新车型,其中超过半数为电动化产品。
3月17日,宝马**宣布与华为终端达成合作协议,将在**深度融合鸿蒙生态,推出包括BMW数字钥匙、HUAWEI HiCar和My BMW应用软件在内的数字化服务,基于HarmonyOS NEXT开发多元化智能应用和功能,为华为鸿蒙用户打造无缝衔接的全场景智能体验。
“通过与鸿蒙生态的深度集成,宝马将为鸿蒙系统用户**升级车载应用和智能互联体验,提升高频使用场景下的智能驾驶**。”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执行官高翔表示,**正成为全球的创新引擎,通过与更多**科技企业共研、共创,宝马**开启本土合作2.0时代。
某汽车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外资车企正从“生产制造本土化”转向“技术研发与生态合作本土化”,并形成两条主线。一是卷性能。外资车企通过与**科技企业联合开发电动平台、智能架构等,缩短研发周期;二是卷服务。外资车企依托本土生态伙伴完善数字化服务,如宝马与华为的鸿蒙合作、大众汽车集团整合腾讯车载应用等。
扩大本土“朋友圈”
外资车企通过深化本土合作、创新合资模式,加速融入**汽车产业生态,标志着中外车企合作正式迈入以技术共研和生态协同为特征的2.0时代。
**造车新势力与跨国巨头的合作成为产业新范式。以大众汽车集团为例,2023年7月份,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向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鹏汽车”注资7亿美元,并于同年12月份通过股权收购成为小鹏汽车重要股东;2024年,双方进一步签订电子电气架构技术协议,合作研发准**架构CEA,实现从资本联动到核心技术协同的跨越。
2023年10月份,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集团注资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零跑汽车”,并成立“零跑**”合资公司,计划依托零跑技术平台拓展全球市场。
此外,本土化合作正向产业链纵深延伸。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透露,公司正与法拉利商讨零部件合作;激光雷达企业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则与某欧洲**主机厂达成**定点协议,为其下一代车型提供超远距雷达技术。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外资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起步较晚,技术落后于**,且生产成本高,导致竞争力不足。外资车企与**车企合作是双赢,有助于双方优势互补,共同推动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