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相关文章
-
蓝佛安:中央财政还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
宏观调控要与经济情景相适配,财政政策需相机抉择、因势而动。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充分考虑实现年度预期目标需要,又着力增强中长期发展动能,体现了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前...
-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置换政策至少办成三件大事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财政部部长蓝...
-
从税收数据看经济发展:“两新”政策实施近一年 落地成效显著
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7.1%,设备更新动力进一步增强。 具体来看,近一年来,工业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4.6%,表明工业企业设备更新情况总体较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采购...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背后传递了哪些信号?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这些目标任务背后,传递了哪些信号? 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设定...
-
美国零售商:特朗普关税战“只会伤害辛勤工作的美国人”
塔吉特当日发布的财报认为,由于加征关税带来不确定性,公司本财年第一季度的利润将面临显著压力。 零售商百思买公司首席执行官科里·巴里说,美国加征“如此广泛的关税”,肯定会影响零售业。他预计,部分关税会直接转化为消...
-
在华外企高管谈政府工作报告:坚定发展信心
同时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如切实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外资企业更好发展。 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商务部、国家发...
-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实现5%左右的目标有基础、有支撑、有保障
今年5%左右的目标能否实现?郑栅洁:我们制度有优势、市场有潜力、企业有活力。实现5%左右的目标有基础、有支撑、有保障>>>...
-
财政部部长: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赤字安排更加给力
宏观调控要与经济情景相适配,财政政策需相机抉择、因势而动。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充分考虑实现年度预期目标需要,又着力增强中长期发展动能,体现了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前...
-
商务部:2025年扩消费将推出更多务实管用举措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网 董宁) 以下是发布会文字实录: 记者:今年以来,中国消费市场持续扩大、亮点纷呈,尤其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手机、平板电脑等新一波消费热潮,服务消费表现活跃,成为推动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比如,深入实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深入开展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降低各领域、各环节的不合理成本。出台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同时,加快推动解决拖欠账款等...
-
外媒看两会:中国2025年GDP增速目标彰显经济发展信心
报道指出,自2023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这表明在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和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依然对经济增长充满信心。2025年中国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这体现出政府将更加专注于提振内需,提高民生...
-
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热词?网友们最关注什么?听听AI怎么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哪些新词、热词和高频词? 发展、经济、改革、创新等关键词高频出现。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提振消费等成为关注热词。人工智能 、长期护理保险、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等被...
-
首场“部长通道”:解决民生痛点 回应社会关切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降低物流成本取得阶段性成效 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底,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落实《意见...
-
两会第一观察丨经济大省如何挑大梁,总书记指明四个着力点
去年全国两会,在江苏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苏要“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予以肯定,希望江苏落实好挑大梁的责任,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
-
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一组税收数据看“两新”政策落地成效
消费品以旧换新效果明显,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最新税收数据显示,2024年4月—2025年2月,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5.9%,反映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落地,企业设备更新加快。全国企业采购数字化设备金额同比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