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相关文章
-
两会看“新”丨快来看!这些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词
设计:殷哲伦...
-
经济“新”观察丨关于新质生产力 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释放重要信息
针对上述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综合治理,督促平台企业提高算法透明度、优化算法规则,切实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金融监管总局:积极稳妥扩大“四项试点”范围支持科技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步...
-
两会受权发布|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
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
-
春光无限好 奋进正当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扫描
题:春光无限好 奋进正当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扫描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代表第一个走上通道,分享了自己作为民营企业家的思考与感受。...
-
雷军等企业家热议政府工作报告:有一句话特别令我感动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等,这些都让作为体育消费品牌的阿迪达斯对在中国的发展有了更大的信心。”阿迪达斯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萧家乐表示,中国不仅是面向全球的体育消费市场,也是全...
-
科技创新成首场“代表通道”关键词
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开启,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介绍履职情况,反映心声,“科技创新”成高频词。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谈到,今年正好是小米创业15周年,过去15年的创业让他深刻体会到,无论...
-
权威解读政府工作报告10大要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着墨较多,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与去年“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部署相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增加了“壮大”二字。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吴垠认为,...
-
“投资于人”首入政府工作报告有深意
报告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聚焦人民群众的需要,着眼促进人的发展,调动和发挥好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将为...
-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查《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解读报告重点部署
他说,今年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基础上,还要突出“三个发力”和实施“一项行动”。所谓“三个发力”就是要从促进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意愿这三个方面来共...
-
实现5%左右经济增速底气何在?——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之一
从目标衔接看,5%左右的增长目标兼顾了当前和长远,与近几年经济增速、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充分衔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健全和用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工作机制,把经济政策和...
-
4%左右,赤字率提高传递了什么信号?
赤字率是衡量财政政策取向的一大“风向标”。“财政赤字率的提高,正是今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有力体现,传递出强信心的鲜明信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说。 财政赤字率,是指财...
-
“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透出什么深意?
在此背景下,“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成为政策制定的必然选择。 “今年将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更加适应当前发展需要、更具针对性。”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说,新形势下,支...
-
聚焦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医疗服务 首场“代表通道”亮点足
3月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上,六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分别围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医疗服务等回答记者提问。周云杰表示,海尔的国际化之路没有选择“代工”,而是坚...
-
首场“部长通道”回应关切 释放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信号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 支持稳楼市 推动协调机制扩围增效、拉长“白名单” 2024年是金融监管总局全面履职的第一个完整年度。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金融监管总局统筹推进防风险、强监管、透明度、优化算法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