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相关文章
-
连续15年规模全球第一!2024年中国制造“成绩单”请收下
制造业的蓬勃新意,离不开创新体系的持续完善。据了解,2024年,我国在新型储能、微纳制造、分子药物、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新布局5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累计达到33家,突破关键共性技术672项,实现技术成果转化...
-
人社部:增强个人养老金制度吸引力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贾江介绍,近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证监会印发通知,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 扩大实施范围。从2024年12月15日起,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
-
就业呈现“三稳”、社保全面攻坚 民生保障实现突破性进展
企业用工稳——稳岗返还、税费减免、担保贷款、资金补贴等政策落地落实,全年向665万户次参保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扩岗资金386亿元,就业补助资金预计支出超过1000亿元。从宏观来看,企业工资指导调控优化改进,以及国有企业...
-
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 科技和创新型企业超60万家
“2024年,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高于大型企业2.8个百分点。”张云明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惠企方面,财税、金融、校企协同、知识产权、大中小企...
-
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 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13.89亿人
2024年...
-
我国已有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会上公布的材料显示,我国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统筹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制造业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4年,我国在新型储能、微纳制造、分子药物、...
-
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
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 “消费品工业涵盖人民衣食住行、教育康养、文旅医疗等方方面面,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目前90%以上的县域城市将消费品工业作为支柱性产业。”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在发布...
-
广东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28条”发布
在重点发挥上市公司链主作用方面,广东提出,鼓励地市完善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并购重组项目的支持政策,为上市公司走出去提供投融资审核、出入境证件、社保税收服务等便利。支持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提高发...
-
2025年如何稳就业促增收——权威部门解答就业、收入热点问题
题:2025年如何稳就业促增收——权威部门解答就业、收入热点问题 2025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指导各地落实社保帮扶政策的同时,将健全社保体系,提高社保待遇,以更加充分可靠的社会保障减少劳动者后顾之忧。...
-
财经聚焦·地方两会经济热词|县域经济,2025年各地瞄准哪些发展新赛道?
大巴山腹地的重庆市城口县,以高山生态猪肉为原料的城口老腊肉传承千年,是当地农业产业名片。四川广汉推动建设“西部传感谷”,从传感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传感元器件生产等方面布局未来,规划到2027年,传感器相关产值突...
-
促银发经济发展,各地将如何发力?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老年助餐、居家助老、养老照护等,都是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的服务项目。黑龙江提出加大银发经济领域技能人才培育力度...
-
市场火爆!消费电子进“国补” 销售额预计增长超3000亿
1月20日,各地正式开始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怎么补、补多少?政策落地情况如何?...
-
地方两会观察丨夯实经济增长的硬支撑——从地方两会看稳投资发力点
上海明确实施、储备一批“两重”建设项目,用好增发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400亿元;北京将加快6G实验室和6G创新产业集聚区等项目建设;海南规模部署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
-
针对“抢票软件”,这次说透了!铁路12306八问八答
一些“抢票软件”利用旅客急于购票的心理,进行夸大甚至虚假宣传,以赚取“加速包”费用等为目的行为。12306系统可通过多种途径,识别出有异常的候补需求订单并加以处置,不会将票额优先满足异常候补需求。...
-
工信部:2024年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1日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在会上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统筹推进政策惠企、环境活企、创新强企、服务助企、人才兴企,持续擦亮“专精特新”金字招牌,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