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相关文章
-
海南将确保自贸港封关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贸易国际标准制定和实施。 在优化升级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方面,海南将推动优化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关税、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等贸易政策,以及《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海南省目录)、海南自贸港外商投资准入...
-
8月份PMI略降 但经济回升向好有支撑
新动能较快回升,产业结构稳步优化。8月份,装备制造业PMI为51.2%,较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较上月上升3个百分点至52%以上;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7%,较上月上升2.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较上月上升超...
-
8月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稳定
从预期看,在非制造业保持稳定的背景下,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也继续保持乐观,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保持在55%以上。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武威表示,8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4...
-
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增长19.5%
国家统计局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以2022年为100)为119.5,比上年增长19.5%。各项分类指数与上年相比均有提升,其中,创新驱动和网络经济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较大。...
-
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多项“指数”释放暖意 高质量发展有底气有动力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为119.5,比上年增长19.5%。分指数看,各项分类指数与上年相比均有提升,其中,创新驱动和网络经济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较大。 2023年创新驱动指数同比增长22.3% 2023年,创新驱动指数同比...
-
一天钻进2138米!我国海上油气井钻探速度新纪录诞生
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工程技术作业中心总经理陈浩东介绍:“在确保作业安全和建井质量的基础上,海上钻井作业团队提前对作业区域地质情况精准分析判断,同时创新作业工具、深入挖掘作业装备潜力,推动钻井作业效率的持续提升。...
-
数读中国 | 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经济发展新动能在扩大内需、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家统计局8月31日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随着经济回升向好,以及一系列政策措施带动,我国经济活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持续推进,新产业新业...
-
加快全面绿色转型 让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3年,中国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1%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1%。可以看到,在各行各业绿色转型的实践中,含“绿”量正持续转化为含金量。 “区域协调、数智赋能将成为各界绿色转型...
-
数博会十年向“新”而行 高“质”发展为全球数据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每一届数博会,都是紧跟时代脉搏的一场“嘉年华”。从数字经济到人工智能,从“东数西算”到“算网融合”……数博会走过的这十年,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经济乘“数”而上、向“新”而行、高“质”发展的变化和升级。 十年来,...
-
今年前7个月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
出口笔记本电脑8190万台,同比增长2.2%;出口手机4.3亿台,同比增长4.1%。...
-
深化自贸试验区试验田功能 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肖本华表示,在推动以贸易、投资、资金流动、交通运输、人员往来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重点的政策体系中,既要注重政策的系统集成,同时也要以问题为导向实现政策的重点突破,如在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应尽快有更大的突...
-
7月份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的各类证书同比增长22.54%
据统计,今年1月份至7月份,经中国贸促会审批,30家国内组展单位赴东盟各国参加或举办展览会项目81项,实际展出面积49943平方米,参展企业4083家,参展企业数同比增长16.8%。同时,中国贸促会还通过举办RCEP经贸合作论坛等多种方式...
-
国家发展改革委:更大力度优化市场准入环境 进一步提振发展预期
”8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8月21日对外发布的《意见》是中央层面首次专门就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设出台的政策文件,明确了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十条具体任务。 推动清单事项进一...
-
中国市场“磁吸力”增强 跨国公司对中国投出“信任票”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18年至2022年间,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在华营业收入从23.7万亿元增长至27.8万亿元,年均增长4.1%。 “跨国公司重视并投资中国市场的原因在于我国拥有广阔的经贸市场,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为跨国公司提...
-
西部陆海新通道5年跑出“加速度” 联通全球超500港
201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标志着通道建设从地方探索上升为国家战略。5年来,西部陆海新通道已有铁海联运班列、国际铁路联运班列、跨境公路班车3种物流组织方式,班列开行总量超3万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