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沪农商行:廿载陪伴育新能 以价值创造结出产业硕果

  “五个**”联动效应日益显现,如何啃下成果转化这块“硬骨头”;实现“双碳”目标进入关键窗口期,如何“点绿成金”激活生态资源;深度老龄化悄然而至,如何破解超大城市养老难题……上海农商银行改制成立20年来,始终以服务**战略和城市发展大局为己任,将价值创造融入银行发展基因,以专业服务和长情陪伴支持客户行稳致远,绘就金融赋能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丰富市民生活的生动图景。

  “实验室”迈向“生产线”,金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如果说科研机构投入资金开展技术研发是“钱变纸”,那么研发成果走入市场就是“纸变钱”,而金融在此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当前,上海正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加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何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更好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科创企业的差异化金融需求,成为上海**科创**建设的一道“必答题”。

  “妈妈!”当6岁的耳聋女孩伊伊**次喊出如此清晰的话语时,家人们喜极而泣。包括伊伊在内的5位耳聋患者在去年接受双耳基因**临床实验,患者在给药后听力阈值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相关成果登上《柳叶刀》《自然医学》等**医学期刊。这一有望惠及全球数千万先天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突破,凝聚了上海鼎新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鼎新基因”与复旦大学附属耳鼻喉科医院团队的辛勤付出,也是上海农商银行坚定支持科技创新的生动范例。

  新药研发被喻为是一场九死一生的“冒险”,要经历新药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申请、批准上市、上市后监测等重重关卡。谈及这条“荆棘密布”的征途,鼎新基因创始人周睿坦言:“自主研发很重要,但商业化的残酷让我们也不得不考虑生存问题,感谢上海农商银行雪中送炭。”

  针对生物医药行业创新成本高、投资风险大、研发周期长等特点以及企业实际情况,上海农商银行突破传统依赖抵押物和财务报表的评估模式,创新设计了一套基于“技术里程碑”的**方案——银行授信额度的核定和使用,与企业核心管线推进、股权融资、BD交易、补贴款等进展相匹配,迄今已通过该模式向企业发放两轮**。在“细水长流”的资金支持下,鼎新基因入选“2024上海**投资潜力50佳创业企业”,并成功完成Pre-A轮股权融资,距离破解遗传性耳聋“无药可医”这一世界性难题又前进了一大步。

  “我们致力于为客户创造专属型价值,以客户需求定产品,以客户体验定服务,以客群资源定渠道。”上海农商银行**、董事长徐力指出,该行始终践行“做小做散”的经营策略,深入理解不同客户群体的独特需求、痛点和偏好,积极参与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周期,成为客户旅程的重要伴行者和客户生态圈的重要参与者。

  行业赛道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创业团队不同,要真正实现基于企业特点“量身定制”,无疑是“知易行难”。上海农商银行持续推动评价体系从“看过去的财报”变为“看未来的成长”,以创投思维评估企业潜力、以投资视角审视企业价值,率先成立科技金融行业研究院,下设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12个研究分院,打造一支“懂行业、懂企业、懂金融”的专业化队伍。

  针对科创企业普遍缺乏抵押物但知识产权、研发成果等无形资产较为丰富的共性特征,上海农商银行积极盘活“知产”为“资产”,落地上海首单**场化增信知识产权证券化等一系列首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与客户数连续多年位列**同业**。此外,针对不同行业的个性化需求,输出“一行业一方案”,创新推出服务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算力贷”、服务创新药企业的“临床贷”、服务芯片设计企业的“芯片贷”等定制化服务方案。

  “绿水青山”变身“金山银山”,金融助推生态价值实现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发展绿色金融是践行“两山”理念、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央行等四部门去年印发的《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更好发挥绿色金融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功能,推进金融服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我行与信环固雅公司可以说是‘因赛结缘、因绿奔赴’的典范。”谈及与这家环保新锐企业的合作历程,上海农商银行徐汇支行负责人深有感触。

  由上海市科技创业**(简称科创**等多部门共同举办的“创·在上海”**创新创业大赛是上海持续时间最长、规模**的创业赛事,上海农商银行与大赛深入合作,为参赛企业提供从线下路演、赛事服务到赛后赋能的全流程陪伴式服务。上海信环固雅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信环固雅”成立于2021年,是污泥处理处置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公司报名参与2023年的“创•在上海”大赛,从逾6500家参赛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优胜企业称号。赛事结束后,上海农商银行积极参与科创**组织的参赛企业参访活动,基于企业的业务模式和市场潜力,为其量身定制了1000万元的综合授信方案。

  由于环保项目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企业在项目建设和运营早期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压力。上海农商银行徐汇支行负责人表示,信环固雅在环保项目交付所需的采购环节有迫切资金需求,该行为企业申请了专精特新**贴息,缓解资金压力,同时在授信方案中涵盖了流动资金**、非融资性保函及银行承兑汇票等多种产品,有效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资金需求。在银行资金的支持下,信环固雅在各地交付了一大批生态效益突出的环保项目,其中武汉市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污泥处置工程项目建成后,垃圾焚烧后的污泥体积可减少90%以上,入选“2024 年度环卫行业典型案例”。

  青山绿水不仅是无价之宝,也是可以转化为有形价值的“生态富矿”。上海农商银行围绕挖掘环境权益价值先行先试,今年以来落地了上海同业多项首单**,实现生态资源可抵押、可变现、可融资。例如,针对水资源,落地**首笔取水权质押**,创新将取水权纳入银行质押、增信范畴,充分调动授信企业节水惜水的积极性;针对碳排放,通过可持续发展挂钩**(SLL方式向吉祥航空发放首笔航空运输业转型金融**,运用利率浮动机制激励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针对气象避险需求,发行**首笔挂钩长三角日气温指数结构性存款产品,助力涉农等特定行业客户有效对冲和缓释极端天气带来的风险。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绿色金融资产规模突破1000亿元。今年的世界环境日,该行还发布“绿鑫同舟” 绿色金融品牌,打造集绿色金融特色服务、绿色行业金融服务、绿色债券、绿色租赁于一体的绿色金融服务平台,朝着长三角**绿色底色的银行这一战略目标阔步迈进。

  “老有所养”进阶“老有颐养”,金融托举大城养老实践

  截至2024年末,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已达37.6%,“三人行必有一老”成为这个**老龄化程度最深城市的真实写照。

  民营经济是推动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上海养老行业的主力军。在上海近700家养老机构中,民建民营占比超过半数,剩余的公办养老院中也有相当比例由民营机构托管或承包。以长宁区为例,在区内49家养老机构中,“民建民营”数量高达30家,其中就包括**规模**的养老服务集团之一——人寿堂集团旗下的上海人寿堂颐养院。

  “感谢上海农商银行与我们**联动,消费者不再担心养老院会‘跑路’,养老院也有了更稳定的资金流。”谈及银企双方围绕预收费监管账户的合作,上海人寿堂颐养院相关负责人给予高度好评。

  与健身、美发等行业一样,养老机构也普遍采取预收费模式,为切实守护广大老人的“养老钱”,上海今年推出“银行存管 公证提存”监管养老机构预付费模式。上海农商银行入围市民政局首批承接养老机构预收费存管业务的商业银行名单,**时间完**寿堂集团在长宁10家养老机构的资金监管账户开立工作,给入住养老院的老人们吃下“定心丸”。为支持民营养老服务扩量提质,该行在给予养老院收单业务手续费减免优惠的同时,还通过保函业务模式支持人寿堂集团在虹口区新建四家高品质养老院。

  “金融不止于金融,银行要为客户创造体验型价值,提供超出金融服务之外的非金融服务,使银行成为客户的情感链接。”上海农商银行“心家园”公益服务项目正是该行创造情感价值的生动诠释。通过深度整合“政银医校企”等多方资源,“心家园”更好满足银发群体的社交、精神等多元需求,为老年人提供情感价值,推动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炎炎夏日,接近40度的高温也无法阻挡申城老年市民“上学”的热情。今年上海老年大学秋季班报名延续“一课难求”的盛况,热门课程频频“秒光”,充分反映银发族对终身教育的旺盛需求。为助力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上海农商银行“心家园”老年大学开设百余个教学点,推出《守好养老钱袋子》《养老规划》《跨越数字鸿沟》等专业课程,推动银行网点和遍布**的“心家园”公益服务站点变身“银龄课堂”,累计服务学员4000余人。目前,“心家园”站点已建成逾千家,实现对**216个街道和乡镇的全覆盖。在家门口有艺可学、有友可交、有事可帮,上海的老年生活“老灵光咯”。

  发展养老金融不仅惠城利民,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上海农商银行围绕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精准发力,携手市担保**、上海市养老服务发展**推出养老服务批次贷,打造“金融 非金融”“网点 社区”“线上 线下”的养老金融综合服务品牌。目前,该行已建成养老金融特色网点60家,计划2025年末达到100家,服务**超七成老年人口、为120余万客户提供养老金代发服务。

  以专属服务陪伴企业成长,“时间的玫瑰”绽放商业价值;以金融创新挖掘环境权益,“山水焕新颜”尽显生态价值;以长情陪伴呵护民生福祉,“**夕阳红”传递社会价值。上海农商银行将**提升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能力,用心用情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度融入客户的价值链、生命线和生态圈,为金融强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