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宇信科技CTO张宁:AI正在重构金融业务,知识驱动是核心竞争力

  财经9月1日讯 “AI时代的壁垒不是算法,而是场景知识的厚度。”日前,在宇信科技的媒体沟通会上,CTO张宁分享了他对AI技术演进与行业落地的思考。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交流中,张宁不仅勾勒出宇信科技在AI领域的战略布局,也回应了当前金融行业在智能化转型中的真实痛点与机遇。

  张宁表示,作为深耕金融科技领域20余年的服务商,宇信科技的AI竞争力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业务理解、客户基础与技术沉淀”三者深度融合的基础之上。他强调,与市场上通用的AI解决方案不同,宇信始终聚焦于银行业的真实业务场景——从信贷全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到监管合规的自动化处理,再到零售客户服务的精准化提升,把 AI 能力嵌入到具体业务流程的“毛细血管”中。

  知识驱动:构建金融智能体的核心逻辑

  在张宁看来,目前很多所谓的“智能体(Agent”其实只是工作流(Workflow,并不真正具备智能。

  “什么是真正的智能体?”他自问自答,“要像人一样思考、学习和管理。”他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新人入职不会马上承担**责任,而是逐步学习、在划定范围内工作,并通过管理减少犯错。智能体也应如此——需要设定边界、明确责任,并通过持续学习优化表现。

  在金融场景中,智能体的设计尤其强调可解释性、准确性与可溯源性。张宁认为,这正是金融行业的AI应用与其他领域的本质区别。“金融业务不能错,错了必须能说清楚为什么错、数据从哪里来。”

  “宇信科技做的不是模型驱动的应用,而是知识驱动的智能体。”在张宁看来,对业务场景的理解与知识积累,正是宇信科技的核心护城河。

  据张宁介绍,宇信科技已在多个金融场景中取得实质性进展。信贷领域是当前落地最深、应用最广的场景。从“智能进件”自动分类与排序文档,到财报分析、流水分析、征信审核,再到贷中监测与贷后管理,AI正在渗透信贷全流程。“我们正在做的,是让AI逐步替代人工完成资料提取、风险初筛、合规审查甚至部分决策支持。”

  监管智能是另一大亮点。宇信科技利用AI将自然语言描述的监管规则自动生成数据映射和报送模板,不仅大幅**实施成本,还实现了数据溯源和异常监测,为银行合规提供坚实支撑。

  而在手机银行方面,张宁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AI手机银行的核心不是把菜单变成对话,而是实现 ‘主动服务’和‘个性化’。”他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通过持续交互挖掘用户潜在需求,提供管家式服务,而非简单改变交互形式。

  “将来岗位可能只剩两种:被智能体驱动的人,和驱动智能体的人”张宁表示。

  场景落地:垂直深耕与生态共建

  当被问及如何应对互联网大厂和中型云厂商在银行AI解决方案上的竞争时,张宁显得很从容。“竞合远大于竞争”,他多次强调这一点。在他看来,大厂倾向于打造通用化、产品化的AI平台,追求跨行业覆盖;而宇信则深耕银行垂直领域,专注于场景落地与价值释放。

  “他们做平台,我们做场景。”张宁表示,宇信科技与平台厂商的合作模式非常清晰——利用对方的底层能力,结合自身对银行业务的理解,在现场实施中实现**落地。

  据**息及沟通会披露,宇信科技目前服务的金融机构超 1000 家,其中包括 6 家国有大行、12 家**性股份制银行、80 余家城商行、100 余家农商行及数百家农信社。

  这种 “全类型客户覆盖” 的优势,让其能快速捕捉不同银行的 AI 需求差异:面对大型银行时,团队更多参与战略层面的规划,例如设计智能体在对公信贷业务中的落地路径,并依托复杂业务场景积累专业知识;针对城商行,则优先推出能快速降本增效的产品,部分项目甚至采用“试用 后续付费”的灵活模式,有效解决预算滞后问题;而对于农信社,宇信科技提供从理念到落地的全流程支持,包括派驻业务专家深入调研区域经济特征,定制符合当地产业特性的AI解决方案。

  张宁对金融行业细分领域AI应用也有着自身的观察,在他看来,保险业因服务场景与大模型能力高度契合:产品解读、客户沟通、情绪感知等都是大模型所擅长的,且保险的投入产出比更容易衡量,数字化投入更容易验证价值,目前处于行业应用前列;证券和基金行业则因专业服务需求,仍以小模型为主,除非客户基数足够大才会考虑大模型;而银行业凭借丰富的应用场景,在信贷、数据业务、手机银行、监管合规等多个领域展开探索,但银行也对落地速度抱有更务实的态度——“每做一个场景都需要验证。”

  张宁提醒,金融机构在推进AI时**要做好整体规划: “算力买了不知道干嘛、平台买了不会用等等,这些问题太常见。AI不是单点工具,它牵涉数据、知识、流程、系统的**升级。”

  战略布局:AI原生能力与业务逻辑重构

  在AI战略推进层面,张宁表示宇信科技不设定量化的KPI指标,而是致力于将AI能力深度融入现有产品体系,并**实现业务逻辑的重构。张宁强调,公司对AI投入“几乎是**资源的”,但聚焦于有价值、可落地的场景。短期目标是在各个场景中扎实落地每一个AI应用点,验证其价值;中期目标是让AI能力成为宇信科技所有产品的标配;长期则希望基于AI重构业务逻辑本身。

  据张宁介绍,宇信科技的战略围绕四个维度展开:产品策略从单点验证逐步转向串点成面,**重构业务逻辑;客户策略针对大行注重规划与创新,对中小行侧重落地与共研;商务策略接受多种合作模式,注重案例沉淀与业务价值;伙伴策略与平台厂商明确分工,聚焦场景落地。

  他进一步指出,三年后的目标是 “宇信科技所有产品和服务都自带 AI 能力”—— 例如信贷系统默认包含 “智能进件” 模块,数据平台内置 “ChatBI” 功能,监管产品具备 “规则自动映射” 能力。“到那时,客户选择宇信科技,不仅是因为我们懂金融,更是因为我们的 AI 能力能为他们创造持续价值。”

  张宁**强调,AI 对金融行业的重构才刚刚开始:“它不是简单的‘加个功能’,而是要改变‘业务怎么做、系统怎么建、人怎么工作’的逻辑。宇信科技要做的,就是陪伴银行走完这个转型过程,用知识驱动的智能体,让 AI 真正成为金融业务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