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损是什么?如何设置止损点?止损优缺点分析
「我股票已经亏了20%,该不该止损呢?」这是小编常常会收到的读者提问。
股票或基金亏损到**的程度时,到底是该放着、要加码、还是要止损出场呢?
本文小编将介绍止损是什么?止损点该如何设置、优缺点分析,**探讨到底该不该设置止损点。
止损是什么?
止损是设置一个价格当作止损点,当价格跌到止损点时就卖出,目的是要止血、避免亏损扩大。
止损点如何设置?
设定止损点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并没有标准答案,主要还是要看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决定。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止损点设置方法。
1.固定百分比止损法
固定百分比止损法(英文:Stop loss at a specific percentage)就是设定一个固定的百分比数字,例如10%、20%或30%,做为止损点,只要亏损达到这个百分比,就会认赔卖出,这个百分比依个人的风险承受度而定。
一般的券商软体都有可以设定固定百分比止损的功能。
固定百分比止损法
小编提示:常见的一种错误是「固定金额止损」。
固定点数止损,是指例如股价下跌10元止损、亏损5000元止损。这种方法非常有问题,因为在金融市场里面,应该都看百分比,而不是看金额。
举例来说,加权指数在8000点时下跌5%是400点,但加权指数在15000点时下跌5%是750点。如果都用一样点数停损,同样下跌400点停损,那加权指数8000点时这等于是跌5%停损,而加权指数15000点则是跌2.67%就停损了。
固定金额停损是只有在极短线交易的情况下才勉强可以用的方法,一般绝大多数时候应该都还是使用百分比停损才对。
2.移动停损法
移动停损法(英文:Trailing stop)是一种能够根据市场变化自动调整停损点的设定,会比固定百分比停损法更加灵活。
意思是投资人可以在买进股票后,以**点回档多少%做为一个停损点,这个%数一样是看个人的风险承受度决定。
3.理由消失止损法
理由消失止损法(英文:Stop loss when the purchase reason is gone)的意思是說,當今天買進該股票的理由不見的時候,就要止损賣出。
理由消失止损法
例如:小明依A公司銷售的數字判斷,認為它下一季的財報會優於預期,因此買進該股票。當下一季財報公布時,結果並不如預期,也就是小明買進該股票的理由不見了,因此他就止损賣出。
同理,除了价值分析以外,技术分析、经济分析,也都可以设定类似的策略。它们的共通点在于并不像传统止损或者移动止损一样只看股价,而是参考了股价以外的其他资讯。此外它们也不同于传统止损,不**会参考自己的进场点与损益,而是用更客观的方式评估进场时机与出场时机。
止损优缺点分析
执行止损的优缺点分析如下:
该不该设置止损点?
关于该不该设置止盈点/止损点这问题,小编在另外一篇文章有详细的说明,可阅读:止盈是什么?如何设置止盈点?止盈优缺点分析
简单来说,总结如下:
最重要的关键是,想清楚「当初买进的理由是什么?」不知道买进理由的人,也不会知道何时该出场。反之进场理由清晰,出场理由在一开始就会很清晰。
判断「进场的理由合理吗?」一个合理的进场理由,**可以找到一个明确的依据,能说出这理由什么情况下会错误。
判断「进场的理由消失了吗?」当进场理由消失、不再符合,无论赚赔都出场。进场理由没消失,无论赚赔都继续持有。
自己的损益是赚多少%或赔多少%,其实都与市场未来涨跌无关。
市场并不在乎你赚多少%或赔多少%,每个人在同一时间,即使持有同样标的,损益也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也不该用自己的损益幅度当成判断未来的依据。
小编自己过往做回测的经验是,绝大多数的策略,只要原本有明确的进出场策略,那么加上止盈或止损,或什至是加上移动止盈止损,其实几乎都不会比较好。
理由是,大多数策略原本的进出场通常就可以取代这些止盈跟止损出场。再者,止盈止损虽然会帮你避开部分潜在亏损,但也会让你错过原本能得到的获利。
然而,如果出发点是以风险控制跟避开人为情绪的影响,那么止损还是有它存在的意义的。
快速**整理
止损是设置一个价格当作止损点,当价格跌到止损点时就卖出,目的是要止血、避免亏损扩大。
常见的止损设置方法有:固定百分比止损法、移动止损法、理由消失止损法。
止损的优点是可以控制亏损幅度进而控置风险、减少个人情绪判断,缺点是可能会砍在低点,错过大涨的获利及在多头时期却长期空手。
是否该设置止损点,最重要的关键是,要清楚自己买进跟卖出的理由是什么,自己的损益赚多少或赔多少,都跟市场未来的涨跌无关,所以不能拿自己的损益幅度做为判断未来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