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相关文章
-
锻造基建实力 擦亮中国名片:从白鹤滩水电站看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其中,白鹤滩水电站出力达1600万千瓦,实现满发运行。 从上世纪50年代勘探规划到全面建成,白鹤滩水电站见证了新中国能源基础设施从弱到强、再到领跑的不凡历程,也成为我国持续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生动缩影。 布局更均...
-
中国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523个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郭雯介绍,近年来,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执法更加严格,推动地理标志纳入各类执法行动,大力查处地理标志侵权行为。2023年,地理标志行政保护案件共结案836件,涉案金额911.49万元,罚没金额827.22万...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美国违规大量提供光伏补贴,扭曲全球光伏市场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强调,中国已于2024年3月26日将美国《通胀削减法》中的相关补贴政策诉至世界贸易组织。与美国磋商无果后,中国于7月15日申请世贸组织就审理该案成立专家组。“无论如何包装美化,都无法改变美国光伏补贴...
-
4.5%、38726亿元……数说8月份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装备制造业持续发挥“压舱石”作用,增加值同比增长6.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其中,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行业、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制造业、电子测量仪器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4%、65.1%和12.6%,产业升级、...
-
新创意、新供给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 多彩文化“装点”中秋假期
在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下,一盏盏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灯笼逐渐成形。市民们将花灯放入水中,祈求家庭幸福和国家昌盛。 在浙江绍兴,一场蕴含运河文化、诗意生活、文明风尚的“运河文明风雅颂”汇演活动在越城区上演,吸引100...
-
势头稳、支撑足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不断释放
——看内需,规模继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从消费看,8月份新能源汽车零售量同比增长43.2%;前8个月累计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1%;绿色消费、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活跃,服务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从投资看,8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
-
培育服务消费新品牌:加强业态融合 加码直播经济
突出特色优势 “安逸”是四川美好生活的代名词。日前,四川省商务厅对2024年度四川省“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拟支持项目名单予以公示。作为省级层面打造的消费品牌,“蜀里安逸”到底如何打造? 据悉,四川将全面实施“三品一...
-
财政部:加强融资需求端和供给端管控 阻断新增隐性债务路径
其中,中央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91亿元,增长71.5%,主要是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增加;地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6722亿元,增长5.2%。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60628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中央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
中非加强市场监管合作 推动市场贸易规则衔接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蒲淳14日在北京说。 本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宣布,未来3年,中方愿同非方开展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深化中非合作,引领全球南方现代化。 十大伙伴行动涉及的“中非质...
-
协同发展10年间 京津冀给出了哪些亮眼成绩?
经济发展量增质升,2023年,京津冀经济总量从2013年的55340亿元提升至1044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5.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23年为9533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980元。 承接疏解纵深推进,北京首都功能布局不断优化,十年...
-
8月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未来稳增长政策有望加码
1—8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2%,增速比全部投资高6.8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展望未来,伴随极端天气影响退去,稳增长政策加力,后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止住下行势头,年底前投资稳增长作用趋于上...
-
从近5万人到1.12亿人 科技创新大步前行
2023年末,我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跃居世界首位。 “人才红利”加速释放——《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11234.1万人,居世界首位。2022年,中国在各学科最...
-
金融监管总局:鼓励汽车金融公司适当降低汽车贷款首付比例
鼓励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提供相关消费信贷和汽车金融服务。鼓励消费金融公司对消费品以旧换新提供金融支持>>>...
-
服贸会的朋友们丨参展商:互惠共享 服贸会助力跨境旅游合作
吉尔吉斯斯坦参展厂商负责人 卡帕洛娃:我们第一次来参加北京的服贸会,我们是一家代表吉尔吉斯斯坦的旅游公司,在北京是第一次。我们到北京服贸会,想找更多人去吉尔吉斯斯坦旅游,最近中国人到吉尔吉斯斯坦的也特别多。 吉尔...
-
8月消费、投资增速有所回落 机构建议宏观政策仍需提供有力支持
8月宏观数据稳中偏弱,以居民消费、民间投资为代表的经济内生增长动能偏弱,当前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机构认为,下阶段宏观政策仍需要提供有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