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相关文章

  • 第22届东博会和峰会闭幕 经贸项目签约超500项

    本届签约更加突出制造业招商导向,签署加工制造项目74个,投资总额占比88%,涵盖机械装备、石化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轻工纺织、信息技术等领域。 据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秘书处秘书长杨雁雁介绍,本届峰会首次运用人...

    2025-09-22 0
  • 金融赋能 绘绿成卷——“双碳”行动实施五周年记

    从绿色信贷的“稳投”到绿色债券的“广融”,从绿色股权投资的“快孵”到碳市场的“强激励”,我国绿色金融已构建起覆盖绿色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这些探索不仅为“双碳”目标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与机制支撑,更积累了可...

    2025-09-22 0
  • 药品集采首提反内卷 不再唯低价、新增“未入围复活”

    本次集采方案制定和修改过程中,充分遵循了“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据悉,这也是首次将“反内卷”纳入集采核心原则。具体体现在,本次集采优化了价差控制“锚点”的选择,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在业内人...

    2025-09-22 0
  • 全面开展网络谣言监测发现等工作 3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公布

    经查,邹某为了博取流量吸引粉丝获取私利,在自己的网络账号内发布该谣言信息。目前,公安机关已对其发布谣言的违法行为依法处罚,相关谣言信息已经被清理。 姚某散布“黑龙江某地电费涨价了”网络谣言案 牡丹江公安机关在工...

    2025-09-21 0
  • “十四五”期间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

    五年来,中国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起来,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今年8月26日凌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的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0组卫星送入预定...

    2025-09-21 0
  • 更贴近患者!药品集采新规则发布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规则对外发布,诸多细节可圈可点: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新增“复活”机会、对投标企业新增3条资质要求>>>...

    2025-09-21 0
  • 学者看法:以高质量“十五五”规划编制引领高质量发展

    系统构建高质量“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方法体系 确保“十五五”规划编制的高质量完成,需要坚持和发展新中国成立至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规划编制和...

    2025-09-21 0
  • 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生态环境图谱库、声纹库等,利用AI技术实现智能识别、智能分析、智能筛查定性,从而精准识别问题来源。比如,运用声纹智能识别技术,能快速识别噪声是来自建筑施工还是交通运输,或者是社会生活,这样就可以开展更为有效、有针对...

    2025-09-21 0
  • 把“紧日子”落在实处 让“好日子”温暖民心

    为何要“紧”:让人民群众过“好日子” 进入新时代,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不是捂紧钱包不花钱,而是该省的省、该花的花,是让利于民、改善民生,用党政机关的“紧日子”换人民群众的“好日子”,在实际行动中不断满足人民群...

    2025-09-21 0
  • 政策问答:如何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

    请问,有哪些法律法规能够保障我们的权益? “就业是家事,更是国事。” 近年来,我国新就业形态快速发展。全国总工会数据显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同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也面临新问题新挑...

    2025-09-21 0
  • “十四五”时期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基础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经费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70%,在多个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壮大,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国...

    2025-09-21 0
  • 思想者观察:加快推动新形态就业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

    —————————— 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新就业形态岗位不断涌现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规模急速扩张,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新形态就业也面临着一些困境,亟须在政策和制度...

    2025-09-21 0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发布

    医保部门将畅通医疗机构、中选企业反馈集采结果执行问题的渠道,有关问题经核实后,将按标书、采购合同及相关政策规定采取措施。采购周期内,中选企业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供货承诺,影响临床使用的,将视情节列入“违规名单”,取消...

    2025-09-21 0
  • 创新中国增势强劲 全球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前十名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中国汽车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取胜,更在国际市场开疆拓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居全球第一位。中国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与技术创新能力共同支撑了高科技产品出口扩张,不仅拉动经济增长,更让我们深度融入全...

    2025-09-21 0
  • 充分释放宏观政策综合效应 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业内专家表示,发行专项债用于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虽然在短期内会对信贷增长产生下拉效应,但长期来看有利于修复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畅通实体经济资金循环,为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推动信贷可持续增长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2025-09-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