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设备上市公司龙头股(光伏逆变器核心概念股汇总)
光伏逆变器核心概念股汇总,附详细逻辑分析!
上次我们分析了光伏主要产业链: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光伏电站,以及光伏设备。
1、硅料:通威股份(成长确定),大全能源
2、硅片:中环股份(210大尺寸,成长确定),隆基绿能(182尺寸)
3、电池片:通威股份(成长确定),爱旭股份(困境反转)
4、组件:隆基绿能,天合光能(210大尺寸),晶澳科技,晶科能源,东方日升((210大尺寸,困境反转)
5、光伏设备:迈为股份,捷佳伟创,金辰股份(转型切入),晶盛机电
6、光伏电站:……,太阳能,林洋能源
具体内容和详细逻辑分析,请看链接文章《光伏主要产业链核心概念股汇总,附详细逻辑分析!》。
这次来**分析下光伏逆变器,接下来【先机投研】将会继续分析产业链的一些分支,支架、光伏玻璃、胶膜、银浆、金刚线、储能等等。
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的详细分支,请见下图。
一、光伏逆变器简介、趋势
光伏逆变器可以将光伏太阳能板产生的可变直流电压转换为市电**交流电的逆变器,可以反馈回商用输电系统,或是供离网的电网使用。
光伏逆变器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心脏,是光伏电站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 一。实现该功能的核心元件是功率半导体 器件(如 IGBT 和 MOSFET)。
就逆变器技术路线而言,光伏逆变器产品主要分为四类:集中式、集散式、组串式和微逆。根据其特性不同各自对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集中式逆变器,单机容量大、设备数量少、安装维护便捷、适配各类型组件。集中式逆变器在全球大型平地电站及水面电站中仍是主流方案。
组串式逆变器,以分布式电站和复杂山地应用为主。
当前光伏逆变器市场主流产品为组串式逆变器。根据**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 据,2018 年,组串式占比超过集中式占比。
根据相关太阳能光伏网统计,2021年光伏逆变器集采中,组串式逆变器占比超7成。根据《**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 2021》,未来组串式逆变器占比仍将持续提升。
组串式逆变器占比将继续升高成为主流逆变器企业的一致判断,华为更是预期2022年组串式逆变器的的市占将攀升至80%。
二、市场状况分析
2010年,全球光伏逆变器TOP 10榜单均被欧美品牌霸占。十年过去,我国逆变器企业一举反超,全球TOP 10榜单占据六席。阳光、华为登顶全球龙头宝座。
逆变器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尤其是集中式市场已形成较为稳定格局,阳光电源、华为双龙头之外,上能电气、特变电工、科士达等参与其中,**组串产品的古瑞瓦特、锦浪科技、固德威等企业均占据**的市场份额。
下图是光伏逆变器品牌指数,并非出货量排名。
光伏逆变器市场当前的状况,先机投研概括为八个字:战国时代,极致内卷。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2010~2020这10年,**企业抗击欧美列强,凭借着成本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开疆拓土,**取得了外部的胜利。当前的市场战火,已经转向了内部的战国时代。
以狼性文化着称的华为领衔,携组串式逆变器入局,在人工降本、材料降本之后,与头部的阳光电源,开启了长达多年的龙头之争,并**整个行业的降本增效。
从2016年起本就备受政策热捧的分布式光伏开始爆发,在海外打拼的一众小机企业古瑞瓦特、固德威、锦浪科技等杀回**,并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渠道、成本、管理等优势高筑护城河,在充分竞争中开启了极致“内卷”时代。
逆变器技术更迭迅速,落后一步,或将意味着失去一部分市场,行业内部极致内卷,逐步陷入红海竞争。
市场在集中式逆变器进行残酷的价格竞争时,2014年,华为开辟了组串式逆变器的道路,市场跟进研发。2016年,组串式占比不断提升;2018 年,组串式占比超过集中式占比,并将继续保持**。
随着各国对光伏安全性的重视,微型逆变器异军突起,技术在迅速发展,降本速度较快;与之对应的,集中式逆变器的占比将逐步下降。
三、市场空间分析
援引相关机构研报,全球逆变器市场规模预计2023 年超千亿,2021-202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 CAGR为18%,储能变流器贡献**增量。
根据测算,2022-2025 年,**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 为149/165/181/196 亿元,海外光伏逆变器规模 546/605/644/694 亿元。
这里顺便提下,逆变器应用延伸:储能变流器
储能变流器PCS是电化学储能系统中,连接于电 池系统与电网之间的实现电能双向转换的装置。它和光伏逆变器在原理上基本相同,技术同源,客户群体重叠度较高。目前主流的储能变流器厂商大部分主业均为光伏逆变器。
援引相关机构数据:预计全球储能变流器市场规模 2025 年超 300 亿,2021-2025 年 CAGR 为 43%。考虑价格的下降,测算2022-2025 年全球储能变流器市场规模为 200/280/330/375 亿 元。
四、核心概念股分析
光伏逆变器,核心上市企业主要有:阳光电源、上能电气、固得威、特变电工、科士达、锦浪科技,以及禾迈股份、德业股份。
阳光电源:光伏 风电 储能逆变器,**最早从事逆变器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集中式逆变器龙。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的公司(超过华为),**市占率30%左右,连续多年保持**,国外市占率15%左右。
根据《储能产业研究** 2021》,公司储能出货量连续五年位居**。
上能电气: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储能双向变流器以及有源滤波器、低压无功补偿器、智能电能质量矫正装置等产品,并提供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的集成业务。
固德威:目前主营业务产品包括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核心看点:户用组串式逆变器龙头,持续加码储能业务。
特变电工:多晶硅料 逆变器 ,但光伏逆变器在其主营业务中占比较小。
科士达:主营业务数据**、光伏逆变器与储能。
锦浪科技:深耕组串式逆变器,积极布局储能逆变器及分布式光伏电站业务。根据 Wood Mackenzie,2012-2020 年,公司累计并网逆变器出货量超 20GW,位列全球第六。
此外,光伏逆变器有个重要细分:微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
保证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逆变器的核心功能),光伏逆变器的**功率点跟踪MPPT技术(解释:跟踪光伏组件阵列的**输出功率,将其能量以**的变换损耗、**的电能质量馈入电网)被奉为圭臬。在此,微型逆变器的优势可谓无可比拟。
微型逆变器,其主要特点为针对每块组件进行独立的MPPT跟踪及逆变并网,一板一逆,**不受组件串的遮挡、倾向等影响,**化利用屋顶面积,使得一些存在阴影遮挡的非优质光伏屋顶资源也可以得到开发。
据券商研报,**微逆企业有望拥有 5 年超过 10 倍的广阔市场空间。 2022 年全球微逆市场空间超过百亿元。
下面是两家核心的光伏微型逆变器上市公司,正因为微型逆变器的优势和增长潜力,相关的上市公司市场估值自然会相对较高。
禾迈股份:主要从事光伏逆变器等电力变换设备和电气成套设备及相关产品业务,核心看点是微型逆变器大放异彩。2020 年微逆营收为 2.0 亿元, 2021 年微逆营收达到 4.5 亿元。
公司微逆产品有1拖1 至 1拖6全系列产品,额定功率在 250W-2250W之间, 可满足 182/210 大功率光伏组件应用需求,在功率密度、功率范围、转换效率、 多台并联稳定性方面均处于行业**地位。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中 2020 年数 据,我们测算得公司的微逆产品单瓦成本仅为 0.35 元/W,显着低于同行业竞争 者,尤其低于海外微型逆变器龙头公司。
德业股份:微型逆变器 储能双赛道,有望实现高增长。此外,储能变流器业务发展迅速。
五、风险提示
1)光伏逆变器市场当前的状况:战国时代,极致内卷。
技术的更迭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成本迅速下降。十余年来,光伏集中式逆变器价格从单瓦几元骤降至每瓦0.1~0.2元,大功率组串式逆变器的集采价格已与集中式产品相当,逆变器价格越来越接近盈利临界点。
光伏逆变器的技术格局仍在激烈动荡之中,在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接近成本的现状下,逆变器企业间的竞争更是一场渠道、用户争夺战。
头部两大玩家华为和阳光电源**行业技术的发展, 其它企业一旦出现技术上的掉队,对企业的发展将是很大的打击。
2)逆变器核心元件是功率半导体 器件(如 IGBT 和 MOSFET),全球芯片短缺及原材料涨价导致逆变器毛利下降。
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直接的影响,是光伏逆变器产品毛利率下滑。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很长一段时间内原材料涨价无法缓解,芯片短缺依旧持续,不排除部分逆变器企业将会提升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