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理财

光伏银浆龙头股(光伏银浆行业双雄帝科股份和苏州固锝)

咱们今天要讲的这个公司真是很有意思,它在行业中极其重要,但是行业里面的人却都想杀死它,而现实却是根本杀不死,相**短期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不过更尴尬的是,就是因为行业都想杀死它,所以资本市场也不愿意给它好脸色。

它就是光伏银浆行业双雄帝科股份和苏州固锝,咱们今天主要讲一讲帝科股份,因为它在行业里面的优势会更大一些。

要弄懂帝科股份面临的尴尬困境,咱们就必须来好好搞懂光伏银浆在行业中的地位。

光伏银浆

先看一下光伏银浆的产业链,上**业为银粉、玻璃氧化物、有机树脂和有机溶剂行业,下**业为太阳能电池片。

光伏电池片的生产流程大概是这样的:硅片经过制绒、扩散及 PECVD 等工序后,生成了能够光照发电的 PN 结,由此形成了电势,但要实现光电转化还需要有电流形成,而电流则通过栅线来实现的。

栅线就是上图光伏电池上那些横横竖竖的东西,栅线就像人体的骨骼一样,支撑起整个光伏电池片完成发电。

将栅线添加到硅片上的过程被称为金属化,主要用的是丝网印刷工艺,在刮刀的作用下,把设计好的图形转移到硅片上。利用丝网印刷机(也就是迈为股份家的主要产品)和印刷电极模板将银浆印制在硅片的正面和背面,再经低温烘烤、高温烧结,形成欧姆接触电极。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来:在整个光伏电池片的生产过程中,丝网印刷机非常重要,而耗材方面,则主要是银浆,事实上,银浆在电池片的成本占比中,仅此于硅片,而且它也直接决定了电池片的导电性能。

从这个维度来看,似乎银浆应该是光伏行业中非常不错的环节,现实中也是,银浆行业现在确实挺不错的,看多的逻辑还是挺多的,这几年银浆双雄帝科和苏州固锝不论是营收还是利润增长都还可以。

银浆的逻辑

此前咱们讲了很多光伏行业的公司,说它们长期的主要逻辑都是受益于整个行光伏行业平价上网时代来临后,行业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但今天要说的帝科股份却不是这样的,相反,这应该是中短期的逻辑,长期逻辑反而是不利于它的,具体下面会讲。

它的中短期逻辑就是光伏行业中短期的大发展,包括光伏电池技术的进步。

由于PERC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已经逼近理论值的上限,现在市场都在探索下一代的光伏电池,目前跑在最前面的是TOPCon和HJT,而这两个电池技术,对于银浆的需求量是上升的。

传统PERC电池,单片银浆用量大约为85mg,占电池总成本10%左右,而TOPCon的单片银浆用量却要140mg左右,占总成本约15.8%,HJT电池,则必须使用低温银浆,由于低温银奖技术难度更大,现在被日本公司**垄断,成本比高温银浆每公斤要高2000元左右,而且HJT电池的银浆使用量还继续提升,达250mg每片,占总成本的比例也提高到24.3% !

目前银浆行业最达的逻辑是国产替代化。

银浆行业早期,市场基本都被杜邦、贺利氏、三星SDI等企业垄断,**只能靠进口。

但是由于银浆占电池片的总成本的10%,仅次于硅片,而光伏行业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提升光电转化效率和**成本,所以银浆的国产化就是必然的进程。

光伏行业整体技术难度都一般,所以到了2016年后,国产银浆开始逐步为行业所接受,到了2020年的时候,国产银浆的新增市场占有率已经到了50% 了!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不论是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还是中短期的逻辑,银浆行业都是挺不错的,甚至行业双雄的业绩来看,也是受益于行业发展的,但是从股价走势来看,则一言难尽。

走势都不大行,市值也都不大,帝科股份也就60亿出头,苏州固锝走势和市值少一点,但也不到100亿,而且还是因为它有半导体业务的原因。

为什么资本市场对于银浆双雄如此不待见?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上面说的:银浆行业的长期逻辑不大行!

人人想得而诛之

有个网络流行词语是这么说的“最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而这正是银浆企业的真实写照,可以说光伏行业的人都想干掉它们,但现在又干不掉,但****掉是大概率事件,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光伏行业发展的根本就是提高光电转化效率,**成本,所以行业总是会去寻找可以提高光电转化效率和**成本的路线。

而不幸银浆就属于行业希望革命掉以省成本的环节,现在也已经有一些技术路线,包括优化主栅线结构和优化丝网印刷工艺,比如采用电镀、印刷、喷墨等非接触式金属化技术来替代丝网印刷工艺,以及改变银浆的配方等方案,来达到**银浆的使用量,或者**银浆的成本等目的,**的目的是**规避掉这个环节。

按上面这么说,是不是银浆行业是不是就不能投资的了?

该如何看待银浆行业?

如果从比较长期的角度,银浆行业确实不是很好的投资方向,因为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个环节被革命掉几乎是确定性的事情。

但中短期的话,其实是存在**的预期差的,由于担忧行业长期的命运,资本市场对于这个行业并没有很青睐,但行业的公司难道就自己不清楚吗?

当然也清楚的,它们也会努力做转型的,而且中短期想要革命掉这个环节暂时没有可能,相反这几年时间,行业反而会过的越来越舒服。

啥时候市场开始来挖掘这个预期差后,行业的机会就来了。

其实说到这里这两个公司甚至都不用再去说什么了,因为行业的逻辑是非常清楚的,它们遭遇的问题也是非常清楚的,不过既然提了,后面咱们也覆盖一下吧,再细致一点看看公司究竟如何,具体的后面再覆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