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助企帮扶“实招”“硬招”不断 支持民营企业敢闯敢拼

  近期,多地政府部门召开座谈会,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实打实破解发展难题。接下来,一系列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将协同发力,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更大力度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回应企业诉求“更及时、更**”

  在河北敬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场特殊的会议于近日举行——来自多个行业的民营企业家敞开心扉,直言发展难题;7位河北省直部门有关负责人现场办公,不绕弯,不回避,奔着解决问题去。

  “企业提出诉求之后,发展改革委、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一一解答,我感受到了政府给企业解决问题的决心。”敬业集团有限公司规划部谢炜朝表示。

  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北省发展改革委以市为单位,每月至少召开一场现场办公会。通过部门联席会议机制,民营企业的诉求能在**时间直达省有关部门,重大问题、重大事项能**时间报告省委、省政府。下一步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将加大督办力度,加大助企帮扶力度。

  5月6日,湖南省怀化市委书记许忠建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服务保障,持续推进降本增效,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切实让企业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谋发展。

  同日,贵阳贵安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召开。贵州省委**、贵阳市委书记胡忠雄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吸纳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的意见建议,用心用情为民营企业做好服务保障,在双向奔赴中开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围绕民营企业关切,各地助企帮扶步伐加快。深圳发布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80条**任务全力护航民营企业更好发展;山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若干措施》,从五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措施,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吴垠认为,当前,各地政府紧盯企业的急难愁盼,回应企业诉求更及时、更**,这是激发企业活力的关键举措。当前,区域竞争已从拼资源、拼政策转向拼服务、拼生态,唯有将“不添乱、多帮忙、讲诚信”转化为系统性制度供给,才能让企业从政策红利中获得真实惠。

  保障企业发展“更实、更硬”

  针对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一系列“实招”“硬招”将陆续发布实施。

  在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方面,**部将建立完善涉企行政执法监督长效机制。抓紧研究起草行政执法监督条例。针对行政执法中的共性问题,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监督程序和责任体系,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依法保护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和制度支撑。

  在加强要素保障方面,金融监管总局配合**发展改革委,就融资对接建立了专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并向银行推送,指导银行自主对接融资服务。一些地方搭建了专门的线上对接平台,实现了从“项目找资金”变成“资金找项目”,有效提升对接的效率。

  在打破发展障碍方面,**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单进一步缩短;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集中整治半年后转为常态化推进;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招标投标。下一步,民营企业如果遇到准入壁垒问题,可登录**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关专栏反映。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近日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将在5月20日正式实施,法律的出台必将激励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敢于闯、大胆干,为推进**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助力企业创新“更有针对性、专业性”

  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还需要企业苦练内功、持续创新。

  近日,由华中数控和华中科技大**合研制的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在北京发布,标志着人工智能在工业母机领域实现系统性创新应用,机床**具备自我感知、自主学习和深度交互能力。

  华中数控董事长陈吉红表示,只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将民营企业“船小好调头”的优势转化为“舰队战斗力”,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质变。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新希望是农牧食品企业,要珍惜好政策,抓住当前科技转型窗口,积极用生物科技、数字AI科技,解决种源国产化和周期应对等“卡脖子”问题,为农业现代化作贡献,让农业农村挑上“金扁担”。

  在民营企业表现亮眼的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相关部门将提供更有针对性、专业性的科技服务。

  金融监管总局正在开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股权投资试点,支持投资科技创新企业;推动建设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优化知识产权的登记、评估、处置、补偿等相关政策,助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面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新材料首批次应用开展两项保险补偿试点,目前已经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万亿元。

  **中小企业**合作协会将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能力提升贯标推广工作。2025年,在不少于10个**省市,培育不少于50家标准化服务试点,覆盖数字化转型、管理咨询、技术创新、融资促进、创业辅导等**服务领域。

  “近年来,我国积极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民企承担**科技计划项目占比有了较大提升,并带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民营经济研究会**专家罗贞礼说。

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