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币百科

「高端對話」香港數碼港董事孔劍平:香港在Web 3.0領域的地位在顯著提升

為了能够精准捕捉香港在加密政策、監管措施、虛擬資產、資管交易平臺、穩定幣、支付OTC、RWA、基礎設施建設等多方面的發展脈絡,MetaEra將會陸續推出「香港Web3領袖人物專訪」系列內容。

文章作者:Echo,MetaEra

文章來源:MetaEra

自2022年香港發佈《有關香港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以來,香港在Web 3.0的賽道上疾速前行,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與雄心。 從立法支持到監管創新,從金融科技周的NFT發行到綠色債券的代幣化,從穩定幣沙箱到OTC諮詢,香港正一步一個脚印地將自身打造成為全球虛擬資產的**。

本期是「香港Web3領袖人物專訪」**期,我們有幸邀請到了香港Web 3.0專項小組的重要成員、數碼港董事、Nano Labs創始人孔劍平先生,與我們分享他對於香港在Web 3.0領域未來發展的深刻見解。

MetaEra:自2012年您就已經開始涉足區塊鏈行業,並成功抓住了多個行業風口,基於您的豐富經驗,您認為如何才能精准捕捉並利用行業發展的機遇?

孔劍平:我認為關鍵在於行業本身具備增長潜力,有**行業紅利。 可能因為我在2012年就瞭解到區塊鏈這個行業並進入,這個進入時間比較好。 其次,需要持續在行業中深耕。 如果不能堅持留在牌桌上,許多創業者最終會被淘汰。 Web 3.0行業發展具有明顯的週期性和波動性,所以堅持在行業中不斷深化發展非常重要。 第三,應當保持開放的心態,减少對新事物的成見。 新行業往往伴隨著對新事物的偏見。 我們需要减少對新興行業的偏見。 可能在新事物剛出現時我們並不理解,但隨著深入參與其中,很多東西會逐漸變得清晰。

MetaEra:您認為香港在Web 3.0行業佈局中哪些領域或者賽道有比較大的潜力跟優勢,能够在全球舞臺上脫穎而出?

孔劍平:香港在Web 3.0領域擁有幾大顯著優勢。 首先,香港在Web 2.0時代也嘗試發展互聯網,有過相關經驗。 雖然成效有限,但較之現在的Web 3.0時代,情况有所不同。 當初香港的Web 2.0發展遵循木桶理論,需要在人才、資金、科技等方面補齊短板,而香港地域較小,人口有限,難以**補齊所有短板。 然而,Web 3.0的發展遵循長板理論,只要有一方面的長板,無論是人才、資金還是政策、法律,都能實現突破。 從法律角度來講,香港的法律體系在全球範圍內具有透明性和可持續性的特點,這是其一大優勢。 此外,香港已經推進了交易所發牌制度,人才上也虹吸了眾多內地優秀人才前來創業,生態上舉辦各種全球性會議吸引全球Web 3.0愛好者來港創業; 政府也對Web 3.0的發展持開放態度。 再有,香港本身就是一個金融**,近年來其金融地位不斷攀升,資金優勢愈發顯著。 綜合這些因素,我認為香港是現時全球為數不多的在Web 3.0行業極具發展前景的地區之一。

MetaEra:10月13日剛宣佈要加强香港科技人才入境計畫,說要適度考慮擴大受益行業的範圍,涵蓋更多新興技術領域,如區塊鏈等。 您如何看待香港的教育資源在培養下一代Web 3.0人才方面的作用? 是否有與香港的大學合作的計畫?

孔劍平:香港這兩年在人才引進上是不遺餘力的。 比如,之前的優才計畫每年只準予約2000個案例,而現在通過高才計畫、優才計畫以及其他人才引進政策,幾乎每年不上限准入名額。 這顯示了香港在人才招引上的巨大力度; 第二,香港的教育資源非常豐富,港前幾名的大學都位於QS排名前100比特。 例如,香港大學之前已經開設了Web 3.0相關的課程,我也一直在擔任相關課程的導師。

MetaEra:MetaEra最近新做了一次品牌陞級,**會更加focus在行業活動的籌辦上。 您作為行業活動的重度參與者,從「大潮起香江」到之前的Web 3.0大會,您也參與和推動了不少擴大香港Web 3.0影響的活動,也推動了MetaEra作為香港媒體在行業內的**,能講講這些精彩活動背後的故事嗎?

孔劍平:香港本身就是一個盛會之都,而且在Web 3.0領域的發展上也展現出了巨大的潜力。 儘管過去因為對香港在Web 3.0發展存在不確定性,導致缺乏系統性的活動籌辦。 然而,自2022年香港政府發佈《有關虛擬資產在港發展的政策宣言》開始,MetaEra便開行業之先,組織了一次業界**的香港專題Twitter Space,隨之香港的Web 3.0生態的推廣聲浪越來越大。 自此,無論是香港Web3.0嘉年華還是比特幣大會,亦或明年可能進入香港的Consensus大會,越來越多的行業大會都選擇在香港落地,本質上也是因為香港越來越適合Web 3.0的發展,而Web 3.0行業也越來越將**放到香港,這是一種雙向的選擇和奔赴。

MetaEra:您參與過很多行業會議和活動,您對現在全球各地舉辦的行業活動的體感如何?

孔劍平:各地舉辦的行業活動差异顯著。 迪拜的活動雖然舉辦得如火如荼,但實際上在迪拜長期駐留的創業者並不多。 新加坡前幾年通過活動確實積累了巨大的聲勢,取得了一些行業成果,但潜力**的還是香港,其整體一直在穩步增長,新的大型會議品牌不斷湧入,而其他地方則有進有出,香港卻是一直持續增長。

MetaEra:在當前眾多行業會議層出不窮的背景下,您認為這些會議對於行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如何? 辦會的建議有何?

孔劍平:行業會議在推動行業發展中扮演著多重角色,其價值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它們加强了行業內的交流。 這個行業本質上是高度分佈式的,有會議活動可以讓大家聚集在一起**交流,能讓更多好的項目好賽道脫穎而出。 第二,對於全社會有著教育普及的作用。 對於想要學習並進入這個行業的人群來說,會議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和交流機會。 第三,對於會議的舉辦地來說,這些活動對其本地的行業生態建設和增長都帶來了顯著的好處。

MetaEra:在眾多的會議形式中,您個人比較喜歡參加哪種類型的活動呢?

孔劍平:大會期間一些氛圍輕鬆的的小範圍聚會,這些交流的話題深度和效率都會比較高。 大型論壇往往是單向的分享模式,相比之下,小範圍的深入交流則能够讓我對某些領域或賽道有更加透徹的理解,資訊吸收也會更有效。 當然,不同階段的人對行業理解和訴求不同,如果你需要更多的資訊輸出或者結交更多人脈資源,大型活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MetaEra:香港推出了一系列Web 3.0的利好政策,作為香港Web 3.0專項小組的重要成員以及數碼港的董事,您身處該寶地推動Web 3.0生態系統建設的前沿,能否給我們分享一些香港在推動Web 3.0生態系統建設方面的具體計畫?

孔劍平:從2022年香港最早的政策宣言,到財政預算案**出現的關於Web 3.0的內容,再到通過數碼港撥款5000萬港幣支持行業的發展,我們看到了香港對於Web 3.0領域的明確承諾和支持。 在這段時間裏,全球優秀的公鏈和項目紛紛跑來香港發展。 再有之後交易所發牌制度的完善,新的交易所也在被證監會準予,我們還看到穩定幣沙箱的推出,OTC政策的諮詢,以及民間推動的RWA等等。 香港在區塊鏈覈心板塊產業鏈上的立法工作都在一步步持續推進。 這為Web 3.0行業在香港的發展提供了相應的的法律支撐和基礎設施。

MetaEra:隨著香港對虛擬資產交易監管制度的更新,您認為這將如何影響Web 3.0項目公司組織的運營策略和業務模式?

孔劍平:監管更新本質上是對交易所及其相關機構的監管加强。 我們觀察到,許多原本在香港未持牌的交易所在過渡期結束後將無法繼續運營,這無疑將淨化市場環境,提高行業的整體標準。 對於已經獲得牌照的交易所而言,這將是一個契機,它們可以更有效地進行市場推廣和客戶服務。 長期來看,這種合規化的趨勢對於交易所的穩定發展和投資者利益的保護都具有深遠意義。

MetaEra:您能否展望一下未來5年內,香港在Web 3.0領域可能取得的成就和在全球Web 3.0行業版圖中的地位?

孔劍平:未來五年,香港在Web 3.0領域的成就將取決於整個行業的發展態勢。 過去一年中,Web 3.0 AI、DePIN以及RWA等都展現出新的敘事和發展動力。 從宏觀上講,香港在Web 3.0的地位有望超越其在Web 2.0的地位,甚至超越其作為傳統金融**的地位。

香港憑藉在人才、資金、資訊以及產業鏈資金等方面的綜合優勢,在Web 3.0的金融、DePIN、RWA等關鍵賽道上展現出了比新加坡、迪拜等地區更强大的競爭力。 所以未來Web 3.0必然會在香港發生,香港也註定將在未來的Web 3.0都市中佔據領先地位。 英國倫敦雖然是傳統金融**,但在Web 3.0領域的發展顯然不如香港。 香港在Web 3.0領域的地位正迎來顯著的提升,其潜力和影響力不容忽視。

MetaEra:對於那些懷揣夢想、希望在Web 3.0裏大展拳脚的年輕創業者,您能否分享一些寶貴的建議和指導原則?

孔劍平:**,持續留在牌桌上至關重要,否則將無法捕捉行業爆發時的紅利。 其次,Web 3.0離錢太近,不要過度沉迷於炒幣。 在行業基本面尚未把握之前,不要讓自己陷入財務困境。 第三,在做好風險控制的前提下,持續深耕下去,迎接捕捉行業紅利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