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体裁衣出新意 银行助力低空经济蓬勃起势
飞行汽车出行,无人机送快递,空中观赏迪士尼烟花……低空经济快速发展,涉及农业、工业、旅游业等多个行业,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针对产业发展需求,银行正通过创新信贷产品、优化服务模式,助力低空经济稳步“起飞”。
银行“抢滩”低空经济新蓝海
据**民用航空局预测,2025年**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从安徽的无人机产业链到深圳的城市空中交通试点,一场以金融赋能低空经济的实践展开,为这一万亿级新兴产业保驾护航。
已有多家**性商业银行入局低空经济,加大相关产业信贷投放。邮储银行、光大银行、建设银行等通过专项信贷、产融结合等创新模式,为无人机物流、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制造等民营企业量体裁衣,提供创新信贷模式,注入金融活水。
安徽是**首批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以滁州的澜图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下称“澜图精密”为例,澜图精密属于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的科技型企业,但采购原材料的资金缺口成为其发展路上的“拦路虎”。
为此,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创新推出多种纯信用产品,通过“看未来”评价模型,综合评估企业研发投入、专利储备及订单稳定性,量身打造融资方案。
在深圳,某低空经济领域代表性企业在原材料采购、核心产品系统及软件研发等方面存在大额资金需求。建设银行深圳分行结合该企业采购、结算特点,针对其**采购、研发投入需求,定制“**信用证 福费廷”组合融资方案。在付款阶段,为其提供大额授信额度并开立**信用证替代原电汇付款方式,**了企业自有资金占用。
银团**破局企业融资难题
既要“飞得快”,也要“飞得稳”。尽管商业银行积极布局低空经济领域,但对这一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仍面临多重挑战,呈现“头部企业资金充足,小微企业融资较难”的局面。
当前,部分银行已经入局,但有的还在观望。业内人士表示,低空经济企业普遍具有“三高”特征(高技术门槛、高研发投入、高风险系数,这对传统银行风控体系提出了全新考验,金融机构正通过创新信贷模式破解企业融资瓶颈。
“低空经济产业链较长、投入成本较高,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某股份制银行信贷部负责人坦言,如果空域开放进度不及预期,企业的商业应用场景将受到限制,进而影响还款能力。
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表示,虽然深圳、海南等地已开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但**性开放政策尚未明确。而且,无人机、飞行汽车等新型资产缺乏市场流通数据,银行难以准确评估抵押物价值。
银团**模式的引入,有效分散了银行的风险。今年4月,小鹏汇天获5家银行联合授信,引发行业关注。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作为联合牵头行,携手**银行、兴业银行共同组成银团,向小鹏汇天提供总额达12.6亿元的银团**。
“这是全球范围内**一笔用于飞行汽车生产的银团**,在行业内具有开创性意义,也让公司获得了大额、超长期、低成本的银行资金支持。”小鹏汇天工作人员说。
“随着低空经济产业规模扩大,银团**有望成为支持重大项目的常态化融资工具。这种模式既能分散银行风险,又能满足企业规模化发展需求。”某国有大行人士告诉记者。
看过去更看未来
融资难,一方面是由于低空经济产业成熟度不足,融资期限错配问题日益凸显,另一方面是因为产业生态尚处于发展初期,项目的培育期往往比银行中长期**的年限更长。
传统的银行放贷模式往往基于企业的还款能力,进而获取利息收入,而创投机构以股权投资为主,通过企业成长和股权增值分享收益。因此,低空经济企业融资大多依靠创业投资基金。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苏州新签约19个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总规模超200亿元;广州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低空产业创投基金,旨在推动低空飞行产业链发展,挖掘优质项目,助力当地实现低空产业集群式发展。
当前,多数低空经济企业尚在发展初期,仍处于亏损状态,这促使银行开始重新审视相关业务。“对于低空经济企业,既要看过去,更要看未来。”浦发银行深圳分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针对这类新兴产业,我们会制定一套专属的信用评估模型。接下来,会考虑对头部创投机构投资的企业进行跟投,学习股权直投的经验。未来,创投和银行可能是‘竞合’关系。”
对此,专家建议,创投具有容忍高风险、尽调更**的优势,银行则拥有更为灵活的稳定资金,可支持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因此,银行可以深化与创投机构的合作,形成“债权 股权”的立体化支持体系。
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