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重组需松紧结合
近日,**证监会正式对外公布实施修改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重组新规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并购交易的积极性,加速推进上市公司产业优化及转型升级。但提高包容度并不意味着对并购交易监管的放松,尤其涉及关联交易、高溢价交易,还是应该从严审核,以保护投资者利益。
5月19日,受重组新规消息**,A股市场上并购重组概念股掀起涨停潮。概念股上演风口热,是对并购重组政策新政利好的积极回应。整体而言,重组新规的重要特征在于松绑和优化,以更加贴合当前资本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放管结合”,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进一步优化并购重组生态。
重组新规的松绑和优化体现在多个方面,在兼具市场化与法治化的前提下,进行了适应性调整。诸如,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提高对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监管的包容度;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等。
以提高对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监管的包容度为例,将上市公司应当充分说明并披露本次交易“有利于改善财务状况”“有利于上市公司减少关联交易、避免同业竞争、增强独立性”的要求,调整为“不会导致财务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不会导致新增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及严重影响独立性或者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这一新规实际上让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少了一些短期的业绩焦虑,多了不少可选择性的拟购标的。
政策的持续松绑,为硬科技并购潮的来临创造了优越的条件,这也是政策引导的并购重组**方向之一。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通过市场化的并购重组,培育和壮大科技领军企业,实现强强联合,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的科技含金量,助力资本市场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不过,有松亦需紧,松紧结合才能让优化后的重组新规发挥**的效益。
作为公众公司,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不仅关系到持股股民的利益,同时也直接影响着资本市场生态的优劣。这就要求在持续松绑的同时,念好从严监管的“紧箍咒”。
包容度的提升,同时也意味着可能的交易风险在提升,不排除个别上市公司借机浑水摸鱼的可能。
交易标的财务**、超高溢价购买资产、业绩承诺“变脸”、收购实控人资产利益输送以及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都会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对资本市场良好生态构成重大**,需要监管层**关注和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为投资者把好入口关。
中长期来看,有松亦有紧的重组新规有望打造新的增长动力,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