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城市更新将聚焦哪些重点任务?如何协同推进?五部门详解

  5月20日,**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副部长秦海翔、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张兵、**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负责人赵成峰、财政部经济建设司**郭方明、金融监管总局统计与风险监测司**廖媛媛介绍《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办公厅、**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提供指引。

  城市更新将聚焦哪些**任务?下一步将如何协同推进、加强落实?20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详细解答了意见相关问题。

  围绕人民关切,意见部署了八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住房城乡**副部长秦海翔说,意见部署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同时,意见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提出了很多务实举措,以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加方便**的公共服务和更加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

  城市更新主体多元、诉求多样,需要建立健全适应城市更新的实施机制。秦海翔表示,意见提出“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突出了三个特点:抓体检,建立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一体化的推进机制;抓规划,建立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实施体系;抓落实,建立城市更新政策协同机制。

  强**的政策支撑保障,是顺利推进城市更新的必要条件。针对城市更新常见的用地问题,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张兵说,自然资源部将总结推广正在开展的43个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经验,进一步完善规划管控、用途管制、土地储备、土地供应、不动产登记等全链条的政策机制,出台更多实用有效的用地政策,助力城市更新行动。

  “通过建立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加强存量资源资产调查,摸清数量、权属和利用情况,并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针对性开展城市内部自然和人文历史方面的空间要素调查,形成统一的底图底数。”张兵说,要在“一张图”上推动完善调查、登记、权益、规划、用途管制、执法督查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畅通部门间数据共享。

  城市更新需要大量资金资源要素的投入,如何保障?**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负责人赵成峰表示,**发展改革委将稳步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程实施,持续加大**投资支持力度。2025年**预算内投资专门设立城市更新专项,支持城市更新相关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已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项目的基础上,扩围支持城市危旧住房、老旧街区(厂区转型提质等工程。

  “城市更新项目投资额较大,单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多元化、多层级的资金投入机制。要围绕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赵成峰说。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郭方明说,**财政立足于探索新模式、城市更新**任务、财政金融政策协同等“三个聚焦”来支持城市更新。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社会参与的可持续城市更新投融资模式,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吸引社会资本、社区、居民等各方面积极参与城市更新工作。

  金融监管总局统计与风险监测司**廖媛媛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研究出台专门的城市更新项目**管理办法,明确**条件标准,满足城市更新行动金融需求,提高金融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金融机构应该充分考虑城市更新项目特点,在**测算项目综合收益和风险基础上,开展授信审批和风险管控,做好专款专用和资金封闭管理。”廖媛媛说。

  意见是指导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纲领性文件。秦海翔说,在组织实施上,意见提出“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差异,要科学合理确定城市更新的**任务,细化实施路径,完善工作方法,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有序推进实施,力戒形式主义,杜绝“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确保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