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聚焦数字友好城市

  7月2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会议**正式开幕。本届大会以“建设数字友好城市”为主题,**展现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城市工作成果,致力于促进技术、经济、文化等多层面的**城市间互信合作,吸引了全球50多个**及重要**组织的300余位**嘉宾、上千名嘉宾参会。

  城市作为技术变革与政策创新核心载体,正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协作的关键力量。开幕式上,北京正式携手来自欧洲、北美、亚太、中东及拉美等五大洲的40余个核心伙伴城市,共同发起成立“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

  据悉,“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聚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跨境数据治理、人工智能伦理、智慧城市应用等关键议题,深化城市集群协同发展、产业生态共建、数字治理创新等实践。

  从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提出“数字经济伙伴城市”合作倡议,到2024年北京市联合首批成员启动“六项行动计划”,再到今年发起成立“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进一步彰显了北京持续探索数字经济发展理念和创新路径的实践精神。

  会上,**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近年来,北京等地区大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以数据流通、开发利用贯穿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的全过程,不断激发城市经济活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动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整体协同。

  刘烈宏进一步指出,全域数字化转型要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要将城市作为推进数字**建设的综合载体,发挥数据要素在赋能全局中的乘数效应。加强技术与机制的协同创新,打造集约、统一的数字底座、数据平台。建立并完善城市智能**,一体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设施互通、数据融通、平台连通、业务贯通。推动跨领域、跨部门数据协同共享,业务流程再造,治理规则重构。

  同时,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要进一步突出应用导向,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城市治理理念、服务能力的跃升。提升应急发现、决策、响应、处置能力,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要注重城市服务普惠包容,以**办成一件事为抓手,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水平提升,努力实现全域覆盖、全民友好、全时响应。

  此外,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要进一步推进产城深度融合,要深入推进兼顾城市治理现代化与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城市数字化转型,把握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系,通过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促进城市数据资源不断丰富汇聚,结合城市产业集聚、人才集中、场景丰富等优势,深化数据资源流通利用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助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更好地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设置“1 6 N”框架,即1场开幕式、6场主论坛、多场专题论坛及特色活动。

  相关新闻

  北京发力自动驾驶等领域

  打造行业数据应用开发**场景

  7月2日,以“深挖大数据价值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为主题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大数据创新应用论坛在北京**会议**召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维亮在致辞中表示,“面向未来,我们将从四方面发力,一是突出创新**,坚定不移推动前沿探索和应用创新;二是聚焦自动驾驶、具身智能、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打造行业数据应用开发**场景;三是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布局模型调优工厂、提升数算模用一体化服务能力,打造跨区域联动发展示范高地;四是推进实数融合,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

  论坛上,北京市经开区数据产业政策正式发布。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介绍,该政策将聚焦五大核心计划精准发力:以数据制度先行计划,破除要素的配置壁垒;以数据科技筑基计划,夯实技术创新的根基;以要素市场跃升计划,激活数据流通价值;以产业集群培育计划,打造产业发展矩阵;以产业生态繁荣计划,构建多元共生体系。

  此外,论坛上,北京人工智能数据沙盒3.0版及12大**案例正式发布。据悉,数据沙盒3.0版本在规则体系、决策机制、技术支撑、风险保障等方面实现**升级,北京数据先行区服务有限公司作为数据沙盒授权运营主体,与消费数据、医疗健康、自动驾驶、医学影像、卫星遥感、体育运动、肿瘤病理、教育教学、商业数据、供应链数据、文化视听、新能源汽车等12家企业完成签约,标志着北京人工智能数据沙盒从“可试点”迈向“可推广、可复制”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