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啤酒下滑白酒不振 华润酒业双线承压

  尽管金种子酒总经理何秀侠已因工作调整辞去相关职务,7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登录**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发现,金种子酒业法人、总经理一职仍为何秀侠。此次人**动正值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金种子酒业绩持续下滑,2025年一季度亏损同比扩大320.62%。作为华润酒业“1 N”战略的重要一环,金种子酒的困境折射出华润系“啤 白”双轮驱动战略的挑战——啤酒主业高端化承压,白酒板块整合乏力。随着华润啤酒原董事会主席侯孝海近期卸任,华润系如何破解“啤酒下滑、白酒不振”的双线困局,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金种子酒不振

  伴随着6月结束,酒企也逐渐开启“旺季倒计时”。而在众多企业陆续为开启旺季部署相关营销策略时,金种子酒却用一纸人事调整公告为即将到来的旺季埋下悬念。

  7月2日,安徽金种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总经理何秀侠的辞职报告。因工作调整,何秀侠请求辞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及总经理职务。

  针对此次人事调整,金种子酒相关部门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何秀侠的辞职不会影响公司董事会的正常运行,亦不会对公司的日常运营产生不利影响。金种子酒将继续聚焦白酒主业,深化市场改革和营销创新。

  作为华润酒业“1 N”战略中“N”的重要组成部分,金种子酒近年来深陷业绩持续下滑的泥潭,形成了业绩恶化与高管变动相互强化的恶性循环。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金种子酒实现营业收入2.96亿元,同比下降29.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892.77万元,同比下降320.62%。

  **酒业独立评论人、武汉京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竹青指出,此次人事调整是投资人和股东谋求改变的意志体现,当前白酒行业处于深度调整和分化期,经销商库存处于临界点,市场竞争激烈,金种子酒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有效方法实现业绩翻身。

  自华润系接管至今的三年时间里,金种子酒业绩并未出现起色,其业绩轨迹还呈现出下行曲线。华润系接管后,金种子酒2022年、2023年分别亏损1.87亿元和2206.96万元。不仅如此,2024年金种子酒亏损面持续扩大达2.58亿元。

  尽管业绩不佳看似是外来资本并购区域酒企后面临的整合难题,但实则却是产品战略、价格策略尚存偏差的必然结果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金种子酒明确了“一体两翼”的品牌战略,分别定位大众带与高端。2024年金种子酒发布了两款馥合香新品,因处于费用投入期,销售费用大幅增长25.58%。不仅如此,当中高端产品尚未成熟之际,此前一度作为业绩支撑的低端酒因提价策略未获得预期销量,导致业绩下滑29.08%。

  对此,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指出,华润入主金种子酒三年来的改造已初见成效,但转型仍处攻坚期。目前,金种子酒依然面临经营困境,有待新任总经理与管理层的改革创新。

  华润啤酒承压

  进行人事调整的不仅仅是金种子酒,作为其“老东家”,华润啤酒也面临着高层变动。6月底,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侯孝海因个人原因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且不再担任董事会辖下财务委员会主席、执行委员会以及购股权总务委员会各自之成员,自当日董事会会议结束时起生效。

  事实上,侯孝海的“谢幕”早已发布“预告”。公开资料显示,今年5月7日和12日,侯孝海合计减持华润啤酒83.8万股,共计**2611.85万港元,减持后他在华润啤酒剩余股份仅剩8万股。业内人士指出,两次减持**可以视为侯孝海为辞职做准备。

  肖竹青指出,不论是谁正式接棒华润啤酒“一把手”,继任者可能要面临多项挑战,其中既要有**视野大格局,还需要懂**三四线下沉市场特性,对**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敏锐的洞察能力是华润啤酒董事长的**能力与挑战。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华润啤酒实现营业额386.35亿元,同比下降0.76%;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47.39亿元,同比下降8.03%。其中啤酒业务销量约1087.4万千升,同比下降2.5%。事实上,销量下降早在2023年下半年便已显现。招商证券研报显示,2023年下半年,在高基数和库存影响下,华润啤酒销量同比下降4.6%至458万吨,同期,华润啤酒的吨成本同比增4.3%,使得毛利率**1个百分点至31.9%。

  销量与业绩下滑背后,不**高端化竞争持续的内在压力,同时也有**外啤酒同行竞争加剧的外部因素。啤酒从业者指出,目前华润啤酒高端市场份额约11%—15%,相较于高端市场份额约14%—18%以及超40%份额的百威而言,仍占比较低。与此同时,百威英博、喜力等**巨头加速布局**高端市场,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

  对此,啤酒行业专家方刚认为,华润啤酒未来继任者的主要任务在两方面,一是高端化突围战,即在百威、嘉士伯等**品牌的高端市场合围下,如何进一步激活喜力(**的整合势能,通过品牌协同与产品矩阵升级打开增长空间;二是平衡啤酒主业的规模优势与白酒新业务的价值潜力,在渠道共享、供应链整合等维度实现战略协同。

  十字路口的选择

  如今伴随着人**动频频,华润系“啤 白”战略关键转折点也面临着十字路口的抉择。

  华润酒业副总经理范世凯在解释这一战略时表示:“把啤酒领域好的做法嫁接过来,再针对白酒市场的需求重新设计。”但如今,纵观旗下企业表现逐渐显现出“啤酒下滑、白酒不振”的局面,使得双向赋能难以实现,反而形成了双线承压的困境。

  业内人士指出,啤酒与白酒在消费场景、渠道特点和品牌运营上存在根本差异,简单移植啤酒经验可能导致水土不服。此外,华润系收购的白酒资产多为区域品牌或处于困境中的企业,整合难度大。

  当整合难度摆在面前时,未来华润系“啤 白”战略版图要如何续写?白酒行业从业者指出,未来华润系需要明确各白酒品牌的差异化定位,避免内部同质化竞争。此外,华润系需建立独立的专业白酒运营团队,不**依赖啤酒业务人员。白酒的渠道管理、品牌建设和消费者培育需要专业积淀,不能简单套用啤酒快消模式。不仅如此,华润系还要控制投入节奏,避免过度营销消耗。值得注意的是,华润系仍需利用华润多元化产业优势,探索创新消费场景。如结合华润万家零售渠道、华润置地商业地产资源,打造白酒体验馆、文化馆等新型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