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马斯克“美国党”计划的现实与未来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后,强烈反对该法案的马斯克随即宣布将成立新政党“美国党”。马斯克的建党参政计划看似务实可行:在**方面,超半数美国人支持马斯克建立第三党;在资金方面,身为世界首富的马斯克自然不会“差钱”;在宣传方面,掌控X平台的马斯克可向上亿追随者阐述其政治立场。凭借马斯克拥有的**、**、宣传优势,“美国党”看似具备成熟的建党条件。然而,从马斯克当前设想的建党计划来看,“美国党”既不具备基本的建党条件,也无法实现长远的政治目标,是注定失败的政治投资。

  首先,“美国党”没有独特的政党纲领,没有独特的政党形象,自然也就无法为吸引选民提供足够的精神动力。在美国政治中,新的政党需要新的政党纲领,新的政党纲领是吸引选民关注其立场、转投其阵营的初始动力。马斯克承诺建立区别于民主、共和两党的政党,但并未提出区别于两党的政党纲领。马斯克当前的政治观点与共和党高度重合,例如马斯克主张削减政府债务、减少政府预算、去除政府管制,这些都与共和党的政党纲领**重合。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党”无法提出党派识别度足够高的、让美国选民“耳目一新”的政党纲领,也就无法向不满两党现状的美国选民提供新的政策菜单。在缺乏新意的情况下,“美国党”的政策立场自然无法对选民产生吸引力。

  其次,“美国党”无法打造专属本党的固定选民群体或政治基本盘,难以通过选举确立长期政治影响力。马斯克认为“美国党”可以吸收不满美国政治现状的选民组建其基本盘,但在美国政治极化与中间选民群体萎缩的背景下,可供“美国党”拉拢争取的选民群体并不多。在政治极化背景下,民主共和两党选民的党派忠诚度很高,选民政治立场固化也很明显,两党选民流向“美国党”的可能性极低。在中间选民群体萎缩背景下,大部分中间选民宁愿支持可能赢得**的民主党或共和党,也不愿支持**无法赢得选举的第三党。中间选民的数量在减少,流向“美国党”的意愿也不大,因此“美国党”很难找到可以大量争取和拉拢的选民群体,无法打造自己的基本盘。在缺乏稳定基本盘的情况下,“美国党”无法通过长期选举建立稳定的政治影响力。

  再次,马斯克关于“美国党未来在国会发挥影响力”的设想不符合美国政治现实,属于脱离实际的政治空想。马斯克设想“美国党”能够控制少数国会席位,在民主党、共和**会席位数量不相上下的情况下,“美国党”能够“四两拨千斤”,成为决定两党胜负的关键力量。马斯克想当然地认为,这将使“美国党”成为“造王者”,拥有影响国会立法议程的能力。

  然而,马斯克的设想与美国国会运行现实严重脱节。在美国国会的立法实践中,少数派议员如果想在立法方面获得成功,就必须跟随多数派议员共同发起立法,或者与多数派议员进行议题妥协或立场交易;少数派议员不可能长期扮演独立于两党的平衡手,也不可能因长期扮演两党平衡手而拥有巨大政治影响力。如果“美国党”在国会两党斗争中长期扮演平衡手,其既有可能在国会被两党多数派边缘化,也有可能因无法为本选区带来立法成果而输掉选举。因此,马斯克关于“美国党”通过扮演两党斗争平衡手而获得政治影响力的设想不符合美国现实,注定无法如愿。

  在美国两党选民固化与政党政治极化背景下,通过建党来获得政治影响力是困难**、成本**、收益**的政治参与方式。如果马斯克像熟悉科技企业运作那样熟悉美国政治运作,就可能会选择更**灵活的选举捐款方式来获得政治影响力。毕竟,美国政治的运作规律不同于马斯克崇拜的物理规律或商业规律,马斯克将在建立与运营“美国党”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美国政治的独特性与复杂性。

  (作者系**关系学院**政治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