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贷机构名单“瘦身”进行时 银行合规成本提升加剧马太效应
距离互联网助贷新规正式实施不到3个月,一场行业“洗牌”正在加速演进。
近期,多家银行、消金公司密集披露互联网**业务合作机构名单,其中头部助贷平台频现,而中小助贷平台黯然离场。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在合规压力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互联网助贷业务的风险偏好持续收紧,倒逼市场向头部助贷平台集中。
**证券报记者调查发现,此前,部分中小助贷平台通过协议嵌套、业务转包等方式变相抬高利率至超24%,新规封堵了“隐形加价”的灰色操作空间。业内人士表示,在合规转型过程中,部分中小助贷平台或面临商业模式能否持续的严峻考验。
合作名单“**”
近日,北银消金、珠海华润银行、江南农商行、亿联银行、梅州客商银行、徽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披露了互联网**业务合作机构名单。从合作业务类型看,主要涉及营销获客、联合**、支付结算、风险分担及逾期清收。
金融机构密集披露上述名单的背景是,4月3日,**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助贷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单,及时对名单进行更新调整,商业银行不得与名单外的机构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合作。新规自10月1日起施行,外国银行分行、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参照执行。
距离新规正式施行不到3个月,目前完成名单披露的金融机构仍为少数。某银行内部人士透露,其所在行在审慎评估合作机构资质,尚未确定名单,未来可能会压降助贷合作规模。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已披露合作名单的银行在公示后不到1个月就对合作机构进行了删减。
“银行业正在**压缩与中小助贷平台的合作规模,这反映出银行对助贷业务的风险偏好持续收紧。”一位近期调整合作名单银行的内部人士透露,“此前,我行已逐步退出与中小助贷平台的合作。**披露合作名单时,存在部分与中小助贷平台合作的存量业务。随着清退工作不断推进,我们对合作名单进行了删减。”
明确24%利率红线
记者调研发现,对于风险管控考量是金融机构减少与中小助贷平台合作的主因。“新规实施后,中小助贷平台将转向规范经营,但它们能否成功转型是个未知数。”北方地区某银行人士说。
“此前金融机构与部分中小助贷平台开展合作的主要考量在于较大的利润空间,这些平台在与客户签协议时通过增加‘隐形收费’,可以使**实际利率突破24%的红线。”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急用钱的客户顾不上算细账,就算平台把利率从24%抬高到36%,他们也不会太在意,特别是用于短期周转的,他们对多付几个点的利息没那么敏感。但对于资金方与助贷平台来说,在客户数量庞大的基础上,每增加一个点都意味着可观的利润。”
然而,此类游走于灰色地带的定价模式潜藏重大合规隐患。上述北方地区某银行人士透露,该行曾收到客户关于**利率超红线的投诉。经核查后发现,合作助贷平台存在未经报备转包给第三方平台行为。这种“层层转包”模式不仅导致终端融资成本攀升,更让银行失去了对风险的把控力。
新规落实了银行的主体责任,要求商业银行完整、准确掌握增信服务机构实际收费情况,确保借款人就单笔**支付的综合融资成本符合《**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有关规定。也就是说,新规基本**了24%以上的灰色定价空间。
头部平台资源集中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规将利好有合规意识、风险定价能力强的头部互联网助贷平台。“这类平台客户量大、抗风险能力强,我们自然愿意与他们合作。尽管我们在议价过程中可能处于弱势地位,导致自身利润减少。”上述北方地区某银行人士说。
据记者统计,目前披露的互联网**业务合作机构名单显示,互联网助贷市场呈现明显的头部聚集特征,蚂蚁、美团、抖音、京东、马上消费金融、度小满、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平台在多家金融机构的合作名单中高频出现。
金融机构普遍看重头部互联网平台的流量优势。宁银消金近日在债券发行公告中表示,公司线上自营业务聚焦电商、手机厂商、在线支付等金融属性强的头部互联网平台和手机应用商店、腾讯、字节跳动等投流平台引流获客;线上联营业务着力于多元化接入客户质量好、流量大、运行成熟的互联网头部平台,已与蚂蚁、字节跳动、百度、美团、微众银行等机构合作,基本实现线上消费场景全覆盖。
此外,部分银行建立了系统的合作机构准入评级机制。亿联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根据互联网**业务合作机构特点、业务模式及业务风险实质,对互联网**业务合作机构开展准入前评级,实现评级结果有效指导平台准入评审工作。评级模型采取的是“三三结构”,即按照三个维度和三个层次进行评估。“在三个维度中,首先是主体维度,主要评估的是股东背景、管理团队稳定性、杠杆倍数、财务状况等因素;其次是资产管理维度,主要从客户流量来源、资产定价结构、风险管理能力等维度进行评估;**是流程管理维度,参考其信息采集及信息识别规范性。三个层次是指在三个维度加权评分的基础上,结合扣减项和特例审批事项得出结果。”亿联银行相关负责人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