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频揽大单 新能源与算力领域站“C位”
7月10日,苏州工业园区和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顺电气”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上海京能领金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就中标项目签订《设备采购合同》,合同设备含税总价1.95亿元,供应周期为3年,项目总需求为30套移动电源综合系统,将分批供货。该合同的履行预计对公司2025年度及未来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6月份以来,上市公司频频签订大额合同,其中,新能源(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算力领域表现尤为突出,成为订单集中的核心板块,彰显出这些行业强劲的发展动能与市场需求。
新能源赛道多点开花
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分支,光伏产业的订单规模较为突出。6月中旬,第**(2025**太阳能光伏和智慧能源&储能及电池技术与装备(上海大会暨展览会成功举办,展会期间众多光伏企业集中达成合作。例如,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集成”与申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能股份”旗下子公司签署1.2GW(吉瓦光伏组件合同。据悉,申能股份于2024年启动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73亿元,预计2025年投用,协鑫集成中标该项目光伏组件标段一。
同期,上海爱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全球高价值客户新签1.6GW分布式订单,其中海外斩获1.068GW,**斩获580MW,其ABC组件因技术优势深受欧洲及其他海外市场客户青睐。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加速全球化布局,不仅与斯里兰卡**EPC承包商HAYLEYS FENTONS签署500MW组件采购协议,还与印度KNACK ENERGY、REMESA分别达成2GW电池供货、230MW组件供货的MOU协议。
储能领域同样表现活跃。6月24日,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官微发布消息,其旗下子公司与希腊Metlen集团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智利和欧洲市场部署超3吉瓦时储能项目。目前正在推进的智利1.6GWh**项目中,其子公司已经开始供应G2 5MWh储能系统,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交付。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合作则呈现出上下游深度绑定的特征。例如,6月5日,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升华”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在原业务合作协议基础上签署补充协议,宁德时代支付5亿元预付款支持江西升华江西基地(16万吨/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和四川三期(20万吨/年磷酸铁锂产能建设;江西升华承诺2025年至2029年100%产能优先生产符合宁德时代要求的材料,宁德时代则承诺每年采购量不低于其承诺产能的80%。
“这种‘产能优先供应 采购量保底’的模式,既保障了下游头部企业的原材料稳定,也为上游材料企业扩产提供了坚实支撑。”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绑定,标志着产业走向成熟。企业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成本、提升效率,增强整体竞争力,不**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更能加速汽车电动化变革,进而带动电池材料研发、充电桩建设等上下游产业升级,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算力板块动作不断
除新能源领域外,算力领域也动作不断。具体来看,6月30日,甘肃金刚光伏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孙公司签订重大算力销售合同的公告称,公司下属孙公司与江苏某大数据有限公司签订了《智算**多元算力服务项目之服务协议》,合同含税总金额3.99亿元,服务期限5年。合同的顺利履行将对公司2025年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7月1日,厦门弘信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关于控股子公司签署日常经营合同的公告,就提供算力设备及相关服务等事宜,公司控股子公司甘肃燧弘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燧弘人工”、甘肃燧弘绿色算力有限公司分别与X公司、Y公司签署了《销售合同》《服务协议》,合同金额分别为1.9亿元、1.84亿元。
**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林先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算力领域大额合同的爆发与数字经济发展紧密相关。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显著提升。相关订单的快速增长既体现了企业和社会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视,也将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不仅能催生新业态、提升各行业效率,还能吸引资本、人才流入,加速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带动芯片、服务器等相关产业繁荣。
“总体来看,新能源产业在全球碳中和目标驱动下,**外需求共振释放增长潜力;算力领域则依托技术进步,订单快速增加。两大领域的活跃不仅为企业带来业绩增量,更凸显出绿色转型与数字化升级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认为,展望未来,新能源产业需应对技术迭代快、竞争激烈等挑战,算力领域则需突破技术瓶颈、数据安全及能耗问题,唯有克服上述障碍,才能持续**市场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