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权益基金挑大梁 资金加速流入A股市场

  资金正在借道权益类基金加速流入A股市场。

  截至7月9日,今年以来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达197只,其中权益类基金占据半壁江山。此外,今年上半年,新成立基金合计发行份额达5303.47亿份,其中股票型基金占比35.46%,与去年同期相比,新成立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增长了1216.18亿份。

  权益类基金发行显著回暖的背后,资金加速流入A股市场的迹象明显。**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无论是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基金,还是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亦或是7月以来开始发行的基金中,都是权益类产品“挑大梁”,与去年固收类产品“唱主角”形成了鲜明对比。

  近两百只基金提前结募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今年以来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197只,延长募集期的基金**69只。在去年同期,延长募集期的基金有76只。

  在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中,权益类产品占据半壁江山,其中54只为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16只为增强指数型基金,33只为主动偏股型基金。这意味着资金正借道权益类基金加速流入A股市场。

  7月7日,31只基金同时开始发行,多只基金“一日**”。7月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集体**。根据此前披露的发售公告,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鹏华基金旗下7只科创债ETF只有一天时间发行,提前预告了“一日**”。此外,原本募集结束期分别定于7月11日、7月11日、7月18日的嘉实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南方基金旗下科创债ETF均于7月7日发行当日宣布提前结束募集,自7月8日起不再募集。这意味着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一日**”。

  此外在7月7日,华夏华电清洁能源REIT、创金合信首农REIT启动发行。仅一天时间,这两只产品公众发售部分便因超额募集而提前结募。

  7月9日,万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公告提前结募。7月8日,兴华景成A、国投瑞银兴润6个月定开A也发布了提前结束募集的公告。7月以来,还有鑫元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A、万家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前海开源中证500等权联接A等基金提前结束募集。

  抢占建仓先机

  “在资产配置工具化趋势下,被动产品的募集节奏正从粗放式扩张转向精准化运作。”一位公募基金量化投资总监告诉**证券报记者,建仓节奏的把握会直接影响基金的投资收益。在市场回暖时,如果基金迟迟无法结束募集,当基金成立后,很有可能一波行情已经结束,导致基金建仓在高位。对于注重先发优势的ETF产品来说,提前结束募集、提前成立可以帮产品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此外,“当特定赛道出现结构性机会时,资金往往呈现羊群效应”。一位基金经理表示,今年以来人工智能(AI、创新药板块均有所表现,港股市场也迎来了一波行情,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投资普遍聚焦在上述领域。今年以来资金募集的难度有所**,有些设置了规模上限的基金,“很容易就募满了”。他说,对于没有设置规模上限的产品,基金管理人提前结束募集是对持有人负责,也避免了摊薄既有投资者的收益。

  “基金经理需要将产品成立时点与行业景气度数据同步校准,才能避免错失市场回暖的关键窗口。”某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基金经理表示,“近期市场结构性行情非常明显,主线也非常明确,谁把握住了这波行情,谁就能从众多主动产品中脱颖而出。因此,主动产品应该抓紧时间成立并迅速布局。”

  结构性机会预期增强

  整体来看,今年以来权益类基金发行呈现显著回暖迹象。截至6月末,今年以来已有672只新基金成立,合计发行份额达5303.47亿份。其中有387只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达1880.59亿份,占比35.46%。而在去年同期,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仅为664.41亿份。

  7月以来,共有68只新基金开始发行(仅统计初始份额。这些新产品中,共有47只权益类基金,包括31只被动指数型基金、3只增强指数型基金以及13只主动偏股基金。

  有业内人士表示,近期A股市场震荡上行,投资者对结构性机会的预期进一步增强,风险偏好有所回升。部分板块的赚钱效应显现,如创新药、AI、高端制造等板块表现突出,有利于资金流入,新基金建仓的节奏需要加快。

  摩根士丹利基金认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信心提升,当下的市场有资金面和风险溢价两个因素支持。AI、创新药、高端制造领域不断取得进展,新动能不断出现。A股市场将沿着上述主线持续演绎,继续看好科技成长、高端制造、新消费三个方向。

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