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稳定币第一股碰上高性能 Layer1,Sei为何脱颖而出?
7 月 10 日,Circle 官方宣布,继以太坊、Solana、Base、Arbitrum 等主流生态之后,原生 USDC 和 CCTP V2 正式集成登陆 Sei。这不仅意味着 Sei 成为 USDC 集成矩阵中的又一「头部链」,更是对其生态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正面认可。
什么是 CCTP V2?用一句话来说,它是 Circle 打造的全新一代跨链传输协议(Cross-Chain Tran**er Protocol),主打「无感跨链」、一站式资金**流转。通过 CCTP V2,用户和开发者可以在 13 条主流公链、156 条路由之间安全、顺畅地转移原生 USDC,无需繁琐的桥接流程,也不用担心流动性割裂和手续费损耗。这种体验,就像在不同城市之间自由流动的美元现金,不再有边界感和摩擦感。
这一集成的意义远不止「多了一个新链」这么简单。对于一条公链而言,能否获得 USDC 的原生支持,早已成为生态是否活跃、真实流量是否充沛的重要标志。USDC 本身是全球**的受监管美元稳定币,Circle 的每一次扩容,背后都是对链上用户基础、资金体量和开发者生态的深度认可。如今,Sei 成为少数几条「原生 USDC 支持」的链,等于正式跻身「主流链俱乐部」,这不仅意味着更多的资金、用户和开发者会向 Sei 汇聚,更预示着新一轮生态繁荣的序章已然开启。
这是一轮稳定币的牛市
在讨论原生 USDC 和 CCTP V2 加持的,我们不妨把视角拉远,看看整个行业的大势如何指引这轮「稳定币牛市」。
先从资本市场说起。自去年起,Circle 递交 IPO 申请的消息便持续引发行业关注,而其上市之后的表现更是惊人。
2025 年 6 月 5 日,Circle 正式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 CRCL),发行价为每股 31 美元。首日收盘价飙升至 83.23 美元,涨幅达到 168.5%,且市值迅速突破 180 亿美元,成为近四年表现**的 IPO 之一。而在首日涨幅之后,Circle 股价继续上冲,至六月中旬累计涨幅超过 500%。截至 7 月初,股价一度达到接近 300 美元,市值攀升至约 560 亿美元。
紧跟其后的是政策层面,美国《稳定币法案》的通过无疑让全行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白宫、国会、联邦监管三大巨头罕见达成共识,不仅承认了稳定币的货币地位,还明确要求 100% 储备、合规审查、可兑付性等一系列「高标准」。这意味着,稳定币不再是灰色地带里的「试验品」,而是受美国法律保护、由**背书的「官方货币工具」。对于开发者、机构和资金方来说,这一政策红利的落地,意味着合规的春天真的到来了。
而随着美国《稳定币法案》(GENIUS Act)通过,华尔街主要银行纷纷加入稳定币赛道。JPMorgan、Citi、Bank of America、Morgan Stanley 等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纷发表将进入稳定币领域的表态。
过去一年,稳定币的增长速度远超大多数主流公链原生资产。无论是在交易量、支付结算,还是跨境流通,USDT 与 USDC 早已占据了「链上美元」的头把交椅。回头重读中本聪**中「点对点电子现金」的理想,今天的稳定币,恰恰更接近这一设想。
因此,一条公链是否有主流原生稳定币,已经成为衡量其生态健康度的「晴雨表」——稳定币的发行与增发,往往意味着真正的用户需求和资金流入;反之,一旦稳定币主动销毁、撤离某链,便意味着该链流量枯竭,走向「沉寂」。
因此原生 USDC 和 CCTP V2 正式集成登陆 Sei,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也是对 Sei 稳步增长的认同。
Sei 的稳步增长
放到 Sei 这条新兴公链上,过去半年,链上活跃度数据同样亮眼。2025 年初至今,TVL 从 2.08 亿美元一路飙升到 6 亿美元,年内涨幅高达 188%。生态内已上线的 Dapp 数量突破 200 个,开发者社区持续活跃,创新项目层出不穷。主网性能则在「极速 EVM 兼容」的基础上,还即将迎来「Giga 升级」,扩容能力大幅提升。链上每日交易量、活跃用户、**价格等指标**走高,几乎每一个数据曲线都在刷新历史新高。
过去一年半以来,Sei 在链上生态的高速成长,正从**度的数据曲线上得以印证。
首先看 TVL(锁仓总价值)曲线:从 2023 年 10 月不到 1,000 万美元的起点,到 2024 年年中突破 1 亿美元,再到 2025 年 7 月冲上 7 亿美元大关,Sei 的 TVL 几乎呈指数级攀升。2024 年下半年,随着首批热门 DeFi 项目在 Sei 上落地,锁仓规模一度突破 2.5 亿美元;进入 2025 年,伴随着更多跨链桥、流动性挖矿和创新协议的上线,TVL 持续拉升,至今已较年初增长逾 230%,充分体现了资金入场的强劲势头。
Sei 的 TVL 增长或许也得益于 Takara Lend 和 Yei Finance,目前 Takara Lend 的 TVL 已突破 1 亿美元大关,其中 USDT 年化利率高达 15.64%,USDC 年化利率亦达到 14.79%。Takara Lend 正在从单纯的借贷协议演变为可编程信用平台,为 DeFi 构建「信用层」,让加密资产不仅可用于投资,更能支持现实支付。而 Yei Finance 是 Sei 链上**的借贷项目,TVL 目前达 3.8 亿美元,在生态内位居**。
再看 日均 DEX 成交量:2024 年 7 月之前,Sei 上的去**化交易所日交易量多集中在 1,000 万美元以下,生态尚处于萌芽期。自 2024 年 9 月起,一波波项目和用户涌入,让日均成交量迅速突破 1 亿美元;2025 年以来,随着 USDC、CCTP 等合规资金通道陆续搭建,以及 AMM 生态多样化——包括集中流动性、限价订单、跨链交易等功能,Sei DEX 日交易额多次刷新 8,000 万到 1 亿美元的峰值,显示出市场活跃度与用户粘性的双重提升。
**是 市值(Market Cap)走势:Sei **从 2023 年末不足 3 亿美元的市场估值,开始了持续反弹。2024 年初伴随首轮生态空投和主网上线,市值迅速飙升至 18 亿美元;随后虽有阶段性回调,但始终保持在 10 亿美元以上的支撑位。2025 年 3 月,随着更多机构投资者和合规投资工具的介入,市值再度攀升至 28 亿美元高点,而近期同样在 20–25 亿美元区间震荡上行。这种在 TVL、交易量与市值三条曲线上的同步增长,充分证明了 Sei 作为一条高性能 Layer-1 公链,正吸引着从散户到机构的多层次流动性,生态持续壮大、价值不断兑现。
与此同时,Sei 还被怀俄明州稳定币委员会选定为 WYST(一种由法定货币支持的美国稳定币)的候选部署链。WYST 计划借助 LayerZero 实现跨链桥接,这意味着未来更多由主权或机构背书的稳定币,也将优先在 Sei 上落地。
而在 RWA 领域,又一重磅项目落子 Sei。2025 年 7 月 17 日,RWA **化平台 Ondo Finance 宣布,其旗舰美元收益** USDY(United States Dollar Yield)正式登陆 Sei 网络,成为**部署在这条超高速 Layer‑1 公链上的链上国债资产。USDY 目前已在多链运行,TVL 超过 6.8 亿美元,为全球(不含美国)个人及机构投资者提供约 4.25% 的年化收益。此次集成不仅将高**的国债收益与 Sei 每秒数万笔交易能力深度结合,也标志着 Sei 正式向机构级 DeFi 市场发起冲击。
不仅如此,Sei 正在以「Giga 升级」为核心推动底层技术革命。**发布的 Giga **指出:自研高吞吐 EVM 客户端:通过预编译编译、交易依赖静态分析与并行执行,实现每秒数十亿 gas(Gigagas)级处理能力;Autobahn 多车道共识:突破传统单提议者瓶颈,多提议者并行打包,**确认时间压缩至 700 毫秒以内;异步状态提交 与 **存储路径:采用异步状态根生成、写前日志与批量写入策略,将合约执行与状态写入解耦,显著**延迟。
在内部测试中,Sei 团队部署了一个包含 40 个验证节点、分布于新加坡、德国、俄亥俄与俄勒冈的数据网络,并模拟真实世界延迟与带宽限制。在此环境下,Sei Giga 已稳定实现 5 Gigagas/s 的吞吐能力,并保持亚秒级确认,是真正意义上的「Web2 级链上性能」。
这几项进展——从金融协议到技术底座——不仅丰富了 Sei 的生态玩法,也进一步提升了平台在信贷、合规与跨链资产承载方面的能力。无论是 TVL、交易量、借贷利率,还是稳定币合规部署与高性能升级,Sei 正在多条赛道同步加速,**印证其作为高性能 Layer‑1 公链的成长动能。
USDC & CCTP V2 集成对 Sei 的重大利好
原生 USDC 与 CCTP V2 的集成,对于 Sei 而言不仅仅是一次功能升级,更是一次生态层面的「价值跃迁」。无论是用户体验、资金流动,还是开发者生态、行业声量,所有关键变量都将迎来质变。
首先正如前文所说的,对每一位链上用户来说,原生 USDC 本身就意味着「信心」与「效率」。作为全球最主流的合规稳定币,USDC 拥有 100% 储备、1:1 美元兑付和**监管背书,无论是普通用户还是机构,都能无障碍享受资金流入流出的便利。对于专业资金来说,通过 Circle Mint 等通道,支持高额入金、出金与清算,合规性与流动性兼备。原生 USDC 的加入,也让 Sei 用户直接享有 Circle 全球支付网络的安全与便捷,无论是 DeFi 玩家、项目方,还是大额资金管理者,都能畅通无阻地在链上链下切换美元。
但更大的想象力,来自于 CCTP V2 的多链网络。CCTP V2 不仅让 Sei 与以太坊、Solana、Arbitrum、Base、Optimi** 等 13 条主流链之间实现原生 USDC 的跨链自由转账,还能覆盖多达 156 条资金流转路由。对于用户而言,跨链转账不再需要各种「繁琐桥接」,无需反复兑换、无需担心流动性分层和滑点,真正做到「一键切换、无感体验」。
对开发者来说,CCTP V2 直接打开了多链世界的大门——你可以基于 Sei 打造无感跨链 DEX、跨链钱包、链上资金池、GameFi、支付场景、RWA、链上金融等全新产品,让用户在**链都能享受流畅的 USDC 支付、兑换与资产流转。
而 Sei,也能成为整个加密世界的一个「多链桥头堡」,不仅承接本链流量,更吸引着以太坊、Solana 等链外的用户、资产和开发者源源不断涌入。
USDC on Noble 时代已成为过去。随着原生 USDC 的到来,Circle 与 Sei 基金会正协同推进流动性从 Noble 版 USDC 有序迁移到 Sei 原生 USDC。这不仅带来了更高的资产安全性和透明度,也极大提升了合规性和对接全球 DeFi、CeFi 场景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Circle 的「原生生态」带动效应,将促使更多**化资金、主流合规用户和机构玩家优先选择 Sei 作为他们的链上主场。每一次流动性升级,都是 Sei 生态信用、规模和品牌力的一次跃升。
再进一步,Circle 的接入也让 Sei 的全球影响力和品牌溢价迎来重估。除了稳定币流动性本身,还意味着 Circle 生态下的伙伴、Dapp、合规机构、甚至传统金融巨头有机会一起进驻 Sei,为链上美元存贷、RWA(链上资产)、国债发行、跨境结算等新赛道铺路。历史已经多次证明,每一条主流公链在原生 USDC 集成后,链上资金活跃度和生态规模都会迎来新一轮爆发。
对于所有关注 Sei 未来的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升级,更是一扇新牛市时代的入口——链上资金、用户、创新都将以 USDC 为「纽带」,把 Sei 推上全新的舞台。
Sei 生态的 TVL 是否加速攀升?稳定币的市值和流通量是否快速扩张?链上创新产品和多链场景是否迎来新一轮的集中爆发?这些变化,将直接决定 Sei 作为「下一个热点公链」的行业地位。
点击了解律动BlockBeats 在招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