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迎战高温暴雨考验 迎峰度夏能源保供“不停歇”

  当前,正值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关键期和“七上八下”防汛关键期,用电负荷不断攀升。

  “迎峰度夏期间,如果发生多区域同热,**用电负荷预计可能突破15.5亿千瓦。”**能源局电力司副**刘明阳近期在**能源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8月上旬,还将有高温天气过程,如出现极端气候、大范围连续高温天气,电力供应保障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高温和汛期双重压力下,当前,能源行业加大能源保供力度,做好汛期检查工作,保障各地用电需求,守护夏日清凉。

  在内蒙古华能扎煤公司百米矿井下,采煤机上锋利的截齿向前**,一刀能“割”下2500多吨煤炭;在北京,**管网油气调控**提前协调资源增加入网气量,提升液化天然气气化外输能力和储气库采气量,确保天然气“调得进、供得上、稳得住”……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火电发挥着“压舱石”作用,要确保电煤、天然气供应充足。

  “6月份以来,我们已向**29个省份供应煤炭超1.3亿吨,**电厂存煤可用天数稳定在18天以上安**;火电发电量1652亿千瓦时,同比增幅1.4%。”**能源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迎峰度夏期间,先后投产具备宽负荷灵活调峰功能机组共计装机容量366万千瓦。

  “我们运用先进的管道仿真模拟、大数据融合分析技术开展生产运行动态优化,每日精准管理**管存提升管网精细化调控水平,实现资源灵活**调配,做好天然气保供工作。”**管网油气调控**相关负责人表示。

  **能源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原煤和油气生产平稳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同比增长5.4%,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5.8%;**新增投产发电装机容量超2亿千瓦,其中新增水电、气电、煤电等支撑调节性电源3000万千瓦。

  “入夏以来,各类支撑调节性电源应开尽开,电煤、天然气等一次燃料供应充足,**电力供应平稳有序,经受住了今年入夏以来的首轮高温大负荷考验。”刘明阳说。

  在火电为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奠定基础的同时,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也“火力全开”。截至目前,**能源集团**在运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1.5亿千瓦,迎峰度夏期间单日发电量超11亿千瓦时,可满足超36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三峡能源在运新能源项目356个,累计并网容量超4900万千瓦,为**能源电力保供提供支撑。

  为弥补风电和光伏发电波动性和间歇性给电网调峰和消纳带来的压力,各地正大力发展储能电站。在江苏盐城滨海港,**规模**的组串式储能电站——三峡滨海200兆瓦/400兆瓦时独立储能电站,日均充放电约1.5次,**可释放出80万千瓦时清洁电能,相当于40万居民一天的生活用电需求。

  **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边广琦介绍,7月份以来,江苏、山东、云南先后开展**新型储能电站用电高峰期间集中调用,**放电功率分别达714万千瓦、804万千瓦、474万千瓦,调用同时率达到95%以上,发挥了重要的**保供作用。

  与此同时,在迎峰度夏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期,能源企业不仅要发更多电,还要保障电力更加**传输。

  今年上半年,陇东—山东、哈密—重庆、宁夏—湖南跨省区输电通道,以及贵州二郎电厂灵活转接工程投产,迎峰度夏期间有效发挥了电力保供作用;利用跨省跨区通道送电能力和各地富余电力资源,错时、错峰开展省间市场化交易互济,上半年各电力交易**累计完成市场交易电量2.9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

  “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的建立,意味着建立了一个覆盖**范围的‘网上电力商城’,实现了电力资源在**统一大市场上自由流动。”**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韩放表示,随着更多跨经营区输电通道项目落地,**统一电力市场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助力实现电力资源在**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正值“七上八下”防汛关键期,电力行业正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防范应对,确保供电可靠性。

  近日,广东多地遭遇强降雨,电力设备受到影响。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于8月5日将防风防汛应急响应调整至Ⅱ级,全力开展抢修复电,实现水退、人进、电通。截至8月5日19时,受强降雨影响停电的34.7万户用户中超7成已恢复供电。

  “目前,**电力系统和**能源局监管范围内702座水电站大坝运行平稳。”刘明阳表示,今年以来,**能源局密切跟踪灾害天气过程,指导电力行业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防范应对,通过加强提前预警、设备升级、应急响应等措施,**限度**极端天气对电力系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