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行动开启“三步走” 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财经8月30日讯 近日,**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了“人工智能 ”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安全治理、全球合作等6大行动,并围绕模型、数据、算力、应用、开源、人才、政策法规、安全等8个方面强化支撑,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广泛深度融合。
分析人士认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有助于拉动需求增长、加快动能转换、吸引全球对华投资,助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享人工智能发展红利。
“三步走”目标
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度、业务复杂度以及行业发展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分步实施、循序渐进。
为此,《意见》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阶段是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
“这一阶段,强调要在**领域实现突破性应用。”**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主任霍福鹏在29日的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一到两年,正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窗口期,要汇聚全社会资源力量,聚焦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6大领域,形成发展合力,推动“人工智能 ”打开局面,取得实效。
第二阶段是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霍福鹏表示,这一阶段强调人工智能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要实现更**系统的融合应用,人民群众广泛享受到智能软硬件带来的服务,让人工智能成为各行业各领域发展的通用引擎。
第三阶段是到2035年,我国**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支撑。“这一目标对‘人工智能 ’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霍福鹏称。
他表示,总的看,通过设定3个阶段性目标,有利于在人工智能技术不确定性与发展确定性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以更加科学合理的路径,推动“人工智能 ”行动落地见效。
“从0到1”与“从1到N”
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以新的科研成果支撑场景应用落地,以新的应用需求牵引技术创新突破,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双向赋能。
《意见》提出“加快探索人工智能驱动的新型科研范式,加速‘从0到1’重大科学发现进程”、“推动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研发、工程实现、产品落地一体化协同发展,加速‘从1到N’技术落地和迭代突破,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从0到1是质变,从无到有;从1到N是量变,从有到多。”浙商证券**经济学家李超表示,“人工智能 ”科学技术行动将带来科技领域范式变革,不仅涵盖从0到1加速科学发现,也包括从1到N创新模式提升效能。
另外,他认为,“人工智能 ”行动不仅提升其研究效率,更在于探索和打造智能向善理论体系。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26日就《意见》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主动构建与人工智能技术演进趋势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伦理规则等,有助于促进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赋能千行百业 造福千家万户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正从试验探索迈向价值创造阶段,引发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深刻变革,赋能千行百业、造福千家万户。
《意见》提出了“人工智能 民生福祉”、“人工智能 消费提质”等**行动,其中多项举措都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
“‘人工智能 ’对总需求的影响重在消费。”李超表示,“人工智能 ”通过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和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撬动消费扩容增量,并推动需求结构向体验化、个性化、情感化消费演进,其对总需求的影响侧重于消费侧的提质增效,而非投资端主导的扩张路径;通过快速激活内需市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民生福祉方面,他认为,“人工智能 ”重在通过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打造美好生活。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26日表示,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充分发挥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应用场景广阔等优势,加强人工智能与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有助于拉动需求增长、加快动能转换、吸引全球对华投资,助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享人工智能发展红利。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 ’行动的不断推进,我们将看到人工智能不仅让工作更智能、学习更**、生活更美好、消费更丰富,也让‘智能’成为每个家庭生活的组成部分,让科技成果惠及每一个人。”霍福鹏说。
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