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两部门: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指导地方梳理产能

  澎湃新闻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日前联合印发的《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提出目标:2025-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加上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以上。

  到2026年,预期实现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5个省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过万亿,服务器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市场渗透率超过40%。

  行动方案提到,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光伏等领域高质量发展,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指导地方梳理产能情况。实施光伏组件、锂电池产品质量管理,深入落实《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等文件,强化与投资、金融、安全等政策联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加快研究以强制性**标准为基础的储能电池产品安全推荐目录。支持协会商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加强**行业监测预警和风险提示,有序调整产业规模。

  在引导企业稳步走出去方面,行动方案提出,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布局,加强海外政策的跟踪分析,指导出海企业健康安全有序开展对外投资,开拓**市场,加强对企业的法律服务和合规指导,妥善应对贸易投资纠纷。

  近年来地方招商热潮和跨界资本涌入背景下的无序扩产潮,是光伏深陷内卷的主因。自行业供需严重失衡以来,主管部门多措并举引导地方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在上游,有多晶硅龙头企业高管在今年早些时候告诉澎湃新闻,多晶硅项目的审批权限已从各省上升至****层面,“回到了2006年。”在下游,哪怕是建好了厂房但未投入实际生产的同质化项目,无论从地方政策导向还是项目本身的经济性来看,都已经难以为继。

  8月19日由**、****、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召开的光伏产业座谈会强调,加强产业调控,强化光伏产业项目投资管理,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光伏行业协会8月22日发布倡议,呼吁地方政府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统一大市场建设相关政策文件,规范招商引资行为,防范阻碍产能出清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