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带娃难”,让“幼有所育”惠及千家万户
“家门口就有这么专业的活动,孩子玩得尽兴,我们也学到了科学带娃的方法,带娃焦虑少多了!”在山东省东营市文汇街道中山社区“向日葵亲子小屋”,陈女士在亲子辅导员引导下和孩子共同完成趣味游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幼有所育”不仅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人数接近3000万,这一“最柔软”的群体,需要最用心的呵护。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生活节奏、高昂的托育成本、稀缺的优质托育资源,让一些育龄夫妇陷入“想生不敢生”“生了无人带”的困境。要实现“幼有所育”,就必须直面育儿痛点,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十四五”规划纲要将“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列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定下目标:到2025年“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快建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用人单位办托、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发展”。
发展托育服务从“软任务”变为一项重要发展指标,彰显出党和政府推动实现“幼有所育”的坚定决心。
实施**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开展**托育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探索“托幼一体化”等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并举,各方协力增加托育服务供给、拓展婴幼儿照护路径。
一个普惠、可及的托育服务体系正加速构建——**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2024年,**托位数达到573.7万个,比“十三五”末增长126%;托育服务县级覆盖率达到98.5%,托位数连续3年增长率超过20%。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至每孩每月2000元;今年起3周岁前每孩每年可领取3600元补贴;19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为减轻育儿负担,**和地方还不断拿出“真金白银”。
实现“幼有所育”,不仅要托得上、托得起,还要托得好。**计划生育协会近年来在**开展“优生优育进万家”活动,通过开展家长课堂、亲子活动、入户指导等方式,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家庭育儿指导服务,有些地方还提供临时托、互助托、计时托等“喘息服务”。
**计生协专职副会长姚瑛介绍,专家评估发现,参与过亲子小屋活动的家长送托意愿提高20个百分点,家长参与小屋活动时间越长,对自己的育儿能力就越自信、育儿焦虑就越少。
建设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要不断增加普惠托育支持措施力度、扩大普惠托育服务覆盖范围、强化托育人才队伍建设和安全监管,让更多育儿家庭“有地儿托”“放心托”。
**卫生健康委等七部门联合发文提出,加快构建以托育综合服务**为枢纽,以托育机构、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为网络的“1 N”托育服务体系;两部门《关于以城市为单元整体推进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的通知》要求申报城市编制普惠托育服务发展实施方案,摸清需求底数,明确“十五五”时期普惠托育服务设施总量、分布和建设任务……
一项项务实举措,让“带娃不再难”逐渐从愿景变为现实,让“幼有所育”惠及千家万户。
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