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义将打造高品质国际新城样板
北京市每生产3辆汽车,就有1辆来自顺义。“十四五”以来,顺义区紧跟**高精尖产业发展布局,聚焦“5 4”主导产业体系,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不断夯实首都产业发展大区的基础,提升发展成色。9月15日,在“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顺义**副书记、区长崔小浩展示了顺义区“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长与投资建设的亮眼成绩。
工业产值年均增长8.2%
据崔小浩介绍,“十四五”以来,顺义区GDP年均增长5.8%,去年总量达238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5%,三年跨越两个百亿元台阶、去年总量突破600亿元;工业产值年均增长8.2%,去年总量近2000亿元,稳居**前三。
在高端制造业领域,顺义区**围绕“新能源智能汽车、航空航天、第三代半导体、智能装备、医药健康”五大产业发力。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布局不断深化,集聚了理想汽车、北京现代等四大整车企业,以及七大研发**和150余家上下游企业。“十四五”以来,累计生产整车165万辆,产值3360亿元、年均增长13%。当前,占地2500亩的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北京园区正在建设中,将构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新格局。
航空航天产业集聚发展成效显著,依托中航产业园和航天产业园,承接央企资源,20余家**企业“十四五”以来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5%。在飞机维修领域,AMECO链主企业带动20余家维修企业聚集,年工业产值达140亿元。今年,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将投产,填补我国高推力航空发动机维修领域空白。
医药健康产业多元发展,医药贸易领域集聚了国药、上药等头部企业和多家**药企**贸易总部,医药贸易规模连续两年超千亿元。同时,建成****的罕见病**保障试点先行区。医药制造领域集聚了40余家**企业。
现代服务业方面,顺义区围绕“航空服务、商务会展、产业金融、科技服务”四大产业积极作为。航空服务业持续做大做强,拥有220余家航空服务企业,去年营收近2000亿元,**6家航空央企总部中4家位于顺义。商务会展业发展壮大,拥有两大场馆,总面积超80万平方米,北京的4席全球百大商展品牌均在此,今年**机床展成为近十年全球规模**的机床专业展,正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会展产业集聚区。
集聚950余家外资企业
顺义作为首都的空中门户和**交往重要窗口,拥有全球客流量排名前列的首都**机场,通达全球57个**的225个航点,洲际航点数量位居****,还集聚了950余家外资企业,开放发展优势明显。
当前,顺义深入落实**“一区一策”支持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方案,聚焦“**化、类海外”,加快建设临空经济先行区和产城融合**新城。以“两区”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化”水平。顺义拥有**面积**的自贸区**商务服务片区,叠加**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等政策功能,是北京“两区”建设的主阵地之一。着力打造了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天竺综保区、中德产业园三大开放发展平台。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指数位居****,去年园区企业营收超3500亿元。天竺综保区在**空港型保税区中排名**,在**150个综保区绩效评估中排名前列。中德产业园集聚德资企业120余家,开放发展能级进一步提升。
此外,连续举办六届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为全球创业者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今年的大赛项目数量与参赛人数**“双破万”。崔小浩表示,下一步,将从“创新创业、营商服务、生活居住、文化交往、城市设施、涉外服务”等6个方面,打造高品质**新城样板。
全区公路总里程近3000公里
顺义区统筹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优化空间布局,保护环境,让新城建设焕发生机。不断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打造便捷交通,全区公路总里程近3000公里,正在推进京密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优美环境,截至今年8月底,PM2.5平均浓度下降,新增造林绿化和小微绿地成绩显著,绿化覆盖率排名**第二。
在城市精细治理方面,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破解基层治理梗阻。精细划分基层网格9165个,整合“网格员”5000余人,创新建立“** 网格”工作模式,主动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以“顺义好风气”建设为牵引,涵养城市文明新风,建立常态化机制弘扬正能量,成功创建**文明城区。
崔小浩表示,顺义加速推进乡村**振兴,聚力转型升级,粮食播种面积、产量等指标连续五年保持****。聚焦长效机制,农村环境治理大幅改善,考核成绩跃升至****,同时推进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