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9月22日,**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今年8月,A股市场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交易所债券市场产品日趋丰富,资本市场含“科”量进一步提升。
**证监会主席 吴清:近年来,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业或者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已明显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上市公司主动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明显增强,这5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8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证监会:公平公正市场环境进一步形成
**证监会主席吴清昨天介绍,“十四五”期间,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形成。
**证监会主席 吴清:坚持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不断完善全链条监管体系,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十四五”期间对财务**、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执法震慑进一步增强,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生态进一步净化。
**外汇局:外汇储备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
**人民银行副行长、****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以来**收支运行更加稳健,外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
**人民银行副行长 ****局长 朱鹤新:**收支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保持在合理区间。跨境双向投融资活跃,今年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超10万亿元。外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凭指令即可办理业务的企业数较2020年末增长5倍以上。取消贸易外汇收支名录登记等行政许可,**行政许可业务笔数下降超70%。“十四五”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近两年在3.2万亿美元以上。
**人民银行:加快完善**银行制度
**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22日介绍,“十四五”期间,人民银行聚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加快完善**银行制度,为金融强国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十四五”期间,**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已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在目标体系方面,优化货币政策中间变量,明确央行政策利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在执行机制方面,持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创设实施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优化信贷投向。同时,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体系,健全金融市场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体系。
**人民银行行长 潘功胜: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基本建成多层次的债券市场框架。债券市场产品持续丰富、规模稳步扩大、活跃度明显提升。金融市场制度和监管**加强。**与全球金融市场有序联通,外资参与度稳步提升。
此前,深化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进人民币**化,持续建设并完善多渠道、广覆盖的自主可控跨境支付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与合作,参与**金融规则和标准的制定。
金融监管总局: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介绍,“十四五”时期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稳妥处置高风险机构。**地区“一省一策”形成改革化险方案,综合采取兼并重组、在线修复、市场退出等多种方式,**有序推进实施。当前,相当部分省份已实现高风险中小机构“动态清零”。同时,加快推进改革转型、重拳整治金融乱象。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 李云泽:集中治理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严肃查处利用关联交易非法输送利益,清退违法违规股东3600多个,一批不法金融集团得到依法处置。坚决遏制脱实向虚,加强资金穿透监管,着力整治层层嵌套、空转套利,严格规范交叉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
与此同时,金融监管总局积极助力化解房地产和地方债风险。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支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 李云泽: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提供资金支持超1.6万亿元,租赁性住房**年均增长52%。牵头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超过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保障广大购房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