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理财

平安银行股票怎么样,平安银行2023半年报分析

一、**估值和前十股东

1、**估值

报告期内:平安银行股价12元,历经分红0.285元,股价11.32元,下跌3.4%。**估值为4.49pe、0.57pb、股息率2.53%。

近五年pb百分位如图:离**点一步之遥。

2、前十股东

外资深股通大幅减持3.01亿股、易方达上证50减持508万股。新华人寿减持退出前十大股东名单。

瑞银增持98万股,成为新晋前十大股东**0名。

普通股户数从50.7万户增加至53.7万户,增加3万户。

二、资产质量

**质量是银行的根基,也是财报分析中的重中之重。

平安银行23Q2的**整体情况:总**增速较年初增加3.3%,对公**增速7.1%,零售**增速0.1%。

1、不良、关注、逾期

不良率和关注率都轻微下降,逾期率大幅下降。

但逾期率大幅下降的真正原因并不是新增逾期**减少,而是平安银行加大资产重组力度。报告期内,重组逾期**239亿,占**总额0.7%。因此逾期率才大幅下降。

但2022年全年重组**仅171亿,占比0.51%。

2、行业不良、区域不良

平安银行**行业占比、不良率等数据全景图如下:

房地产业不良率和不良金额居然出现“双降”,这让老必感到不可思议,直接把**懵了。毕竟现实经济中房地产的情况,**人都知道。

这到底是平安银行房地产业**情况提前好转,还是在美化报表,留给投资者自己思考。

好消息是平安银行的采矿业不良率终于开始**,时间大概比其他国有大行晚1-2年。

平安银行不良率上升的行业有:采矿业、批发和零售、建筑业、新一贷、车贷、信用卡。

【可与其他银行相互印证】

另一个小隐患:信用卡的**金额在减少。这一直是平安银行**的**领域,占比高到16%,同时也是利润大头。

区域不良率如下:

东区(主要是长三角地区)的**增速较高。该区域经营的城商行业绩应该不错。

总部的不良率仍在上升。主要是信用卡**、汽车金融**、新一贷。

3、拨备覆盖率、拨贷比

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都比较稳定,没有太大起伏。

平安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一直采用“高不良、高核销”方针。

23Q2不良**总额354亿,而核销金额高达325亿,比重91.8%。去年同期不良**328亿,核销294亿,比重89.6%。

核销金额几乎等于整个不良**余额,相当炸裂。

4、**迁徙率

和年初相比,正常类**迁徙率下降、关注类**迁徙率上升。

暂时没有**劣变压力过大的情况。

5、小结

平安银行的**质量整体处于稳中向好的情况。

但数据的真实性在老必眼里要打个折扣。主要是房地产业的“不良双降”有点意外,且与其他银行财报数据背离、与经济形势背离。

三、利润表

平安银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净利息收入下降2.2%,非息收入下降7.1%,其中净手续费收入增长1.9%。

净利润增长14.9%。

1、净息差

净息差从2.76下滑至2.55。

主要原因是整个银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降息让利实体 居民存款飙升。在行业周期的大背景下,分析净息差的意义并不大。套用一句老话:个人努力在时代洪流的面前不值一提。

也许明天金融监管部门就会推出降存款利率的手段。于是在这点上分析再多也是徒劳。

分析要抓住不变的地方。

什么是平安银行不变的地方呢?——高净息差

平安银行的净息差在整个上市银行中都算高的。这源于其经营方针就是:高收益、高不良、高核销。这种激进的经营风格在顺周期会大大提升获利能力,但在逆周期时管理会面临较大压力。

2、减值前营业利润

这个数据平安银行有直接披露,23Q2同比下降3.8%。

平安银行的减值计提比例从58%下降至50%。

结合前文分析:老必怀疑平安银行有不良**未充分**的嫌疑。因此认为平安银行仍是一家将利润摆在**的银行,而非抗风险能力。(也许是集团要求,毕竟大平安情况不佳)

所以净利润14.9%的增长有**水分。

四、总结

半年报中,平安银行最主要的疑点还是在**质量是否真实?不良**是否**充分?

特别是房地产业的“不良双降”让老必感到有点意外。

这点未来还需要结合其他银行财报印证。

如果抛开这个疑点,老必认为平安银行的经营情况是环比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