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盛医疗行业量化配置股票,长盛医疗行业配置价值显现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证券网 记者:陈玥

本文转载已获得原作者授权,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
最近市场持续震荡,医药板块却逆势走强。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跑赢沪深300指数。
对于医药板块逆市上涨背后的原因,机构普遍认为,与行业基本面回暖、长期成长性、低估值优势等密切相关。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后,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22日,医药生物(申万)指数市盈率TTM为28.87,位于指数上市以来14.15%分位点,这也意味着医药板块当前比历史上86%左右的时间都便宜,具有较强的估值优势。
对个人投资者而言,想要掘金医药赛道却并非易事。作为“长坡厚雪”的赛道,医药板块细分领域众多,各细分子行业表现日益分化。从今年一季度申万医药**子行业市场表现看,诊断服务、中药以及体外诊断位居涨幅榜前三名,疫苗、血制品和原料药却位列后三名,一季度涨幅均为负。若是投资者想要分享医药板块投资机遇,借助医药主题基金曲线入市更为明智。
盘点市场上医药主题基金,长盛医疗行业量化(A类002300,C类018009)历经牛熊市考验仍表现突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长盛医疗行业A年内收益率已达14.41%,近三年和近五年收益率分别为25.70%和66.63%,均位居同类前十。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该基金还于今年3月份增设了C类份额。
在今年的结构分化行情中,长盛医疗行业得益于前瞻布局创新药、中药等景气板块而表现突出。目前长盛医疗行业由长盛基金**投资官王宁执掌,王宁是目前市场上从业年限较长的基金经理之一,历经多轮牛熊市考验,能力圈宽泛,擅长从不同产业的运行周期和维度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研究比较,然后根据产业和估值的变化构建投资组合,获得超额收益。
长盛医疗行业A成立于2016年2月3日,近五年基金经理任期如下:王超任职区间为2017年5月18日至2019年5月21日;周思聪任职区间为2019年5月23日至2023年4月12日;王宁自2023年4月13日任该基金经理至今。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过去6个月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8.93%、49.83%、91.20%、-6.94%、-20.29%、26.6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0.06%、28.31%、40.13%、-4.66%、-16.28%、9.98%。数据来源: 长盛医疗行业定期报告,统计日期: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业绩比较基准:中证全指医药卫生指数收益率*80% 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20%。
长盛医疗行业C成立于2023年3月2日,截至2023年3月31日,产品成立不满6个月。根据相关法规要求,不得登载六个月以下的短期业绩,因此此处未登载成立不足6个月的基金业绩。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并不等于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也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本公司提醒投资人应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在了解产品情况、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匹配意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