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相关文章
-
在“真香”体验中“拉满”消费热情——代表委员回应网友关于“大力提振消费”的提问
相关话题引发热议,有网友问:大力提振消费有哪些制度安排,能给消费者带来哪些“民生红包”?会不会把未来的钱提前花了?消费提质升级,商品和服务越来越优质,价格会上涨还是下跌?……代表委员回应网友关切,积极建言献策。 网友提...
-
多国记者:两会让世界看到与中国合作蓝图
肯尼亚《旗帜报》记者布莱恩·恩古特·恩吉罗格是中国两会的“老朋友”。谈到今年的中国两会,布莱恩有很多关注点,包括中国的外交政策和中国如何进一步加强与非洲国家在旅游、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合作,以及当下最热门的人工...
-
中国制造加速“出海” 外贸订单激增彰显全球竞争力
其中,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19.3万余家,从企业注册数量趋势来看,近年来,除2022年稍有降低外,外贸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大体呈现出逐年增长态势,并在2024年达到顶峰,为100.9万余家。 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省以超过240....
-
民营经济的舞台始终宽广
一些民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为了更好地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他建议,这类新政策出台时,也给予相关企业更多保障,例如,可以给予企业一定补贴等,让企业有更多空间探索新的突破点。 破解“内卷式”竞争困局 在探讨为民营企...
-
两会·外长记者会丨王毅:以中国的确定性稳住不确定的世界
外交部长王毅表示,将以中国的确定性稳住不确定的世界。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同各国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机遇>>>...
-
两会·外长记者会丨王毅谈科技创新:哪里有封锁,哪里就有突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7日在两会记者会上谈及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问题。从当年的“两弹一星”,到“神舟”、“嫦娥”,再到5G、量子计算、DeepSeek,一代代中国人的奋斗从未止步,中国的科技强国之路越走越宽。...
-
稳经济 五部委“加力”
外贸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2025年我国如何发力稳外贸?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将从“政策加力、拓展增量、帮扶企业”三方面下功夫,全力以赴稳外贸。 今年,商务部在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的基础上,将推动新设一批跨境...
-
养老“触手可及”离我们有多远
我国养老服务体系走过3个阶段:“十二五”时期以机构养老为主的“补数量”阶段;“十三五”时期“9073”模式(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的“调结构”阶段;“十四五”时期以普惠为导向的“提质量”阶段。去年年...
-
激发内需潜力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如何让老字号更好适应消费需求?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前门都一处餐饮有限公司副经理吴华侠建议,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髓,打造兼具文化内涵与时代特色的新产品和新服务。 “要深入挖掘新增长点,进一步释放市场消费活力。”全国...
-
两会第一观察丨一场界别联组会,一篇育才大文章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
-
全国人大代表宋保亮:发挥湖北科教医疗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大健康产业
三、支持湖北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武汉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覆盖人的全生命周期是医药服务、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和养老服务等多方面数据的汇聚整和。建立国家支持湖北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武汉中心,围绕医疗、科研、...
-
如何突破劳动者个体诉讼局限?代表委员呼吁:尽快把劳动者权益保障纳入检察公益诉讼
这样,可以突破劳动者个体诉讼局限,针对劳动诉讼高风险行为实现预防性司法,平衡举证能力。 据了解,一些地方已经探索将劳动者部分权益纳入检察公益诉讼,并取得有益进展。张强代表介绍,苏州市检察机关办理的外卖骑手权益保障...
-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经济大省挑大梁系列述评之一
题: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经济大省挑大梁系列述评之一 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
全国人大代表徐卫林:科技创新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开展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纺织产业是典型的传统产业。很多人认为传统产业就...
-
以实招硬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五部门主要负责人回应中国经济热点问题
如何看待今年经济走势?2025年财政政策将怎样发力?5部门主要负责人,回应经济热点,详解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