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相关文章
-
多国驻华大使:从中国两会读懂中国机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摄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会上,多国驻华大使受邀旁听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他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非常关注中国两会释放的政策信号,期待从中国两会读懂更多与中国进一步深...
-
政府工作报告深读丨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有哪些新期待
因此,今年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基础上,在提振消费或者促进消费过程中要突出“三个发力”和实施“一项行动”。 沈丹阳解释称,所谓“三个发力”就是主要从促进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解决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要增加优质...
-
4%左右赤字率意味着什么
”刘尚希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如果用经济学的原理去分析,经济循环的过程比较复杂,但通俗地理解,在现代货币经济中政府、企业、居民各自的3个“钱袋子”相互连通,当政府“钱袋子”发挥出有效作用,企业和居民两个“钱袋子...
-
迎难而上 这个5%了不起——数读政府工作报告
5%左右的经济增速背后是1200多万人就业的保障。韩保江谈到,经济增速的设置首先要考虑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他分析,我国的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增加约250万个就业机会。2025年中国经济预期增速设置在5%左右,是解决就业...
-
围坐共商家国事,上下同心向未来
话往昔、谈变化、谋发展……不同的时空场景,不变的为民初心。...
-
具身智能、瞪羚企业……这些进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新词啥意思?
“投资于人”、具身智能、瞪羚企业、零基预算……这些“新词”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新词解读。...
-
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记者6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5670.7万户,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2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从2012年的2.8万家增长至42万多家,占比由62.4%扩大至92%以上。...
-
汇聚奋进力量 谱写时代华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侧记
3月5日上午,出席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的重托,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由东门拾级而上。接过盲文版代表法修正草案,翻到第125页,盲人王永澄代表逐字细“读”,指尖滚烫、心中敞亮。...
-
首场部长通道上的“民心与信心”
规范涉企执法同样引人关注。2025年一开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出台,涉企行政检查有了“硬约束”。数据显示,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各类主体涉企 教育部门给到的信心更多体现在改革创新里...
-
政府工作报告深读|落实和优化休假制度,如何进一步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休假制度的优化举措,配合各地的旅游促消费政策,将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今年的假期旅游市场无论是消费总规模还是假期出行频次预计都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肖鹏表示:“目前旅游市场淡旺季严重...
-
两会受权发布丨李强在参加云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发挥特色优势 加快转型升级 在深化改革开放中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要打造旅游消费升级版,推动文化、旅游同医疗康养、休闲健身、观光农业等联动发展,不断拓展消费场景、延伸服务链条,持续挖掘蕴藏其中的内需潜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
汇聚起破浪前行的信心和力量——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侧记
题:汇聚起破浪前行的信心和力量——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侧记 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作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说明。...
-
两会受权发布丨赵乐际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坚定信心 真抓实干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
两会受权发布丨丁薛祥在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扭住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聚焦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
两会受权发布丨李希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成效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扭住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